区块链大佬内心除了币,还应该有社会责任感_区块链:量子链区块链工程专业学什么

目前,舆论普遍认为“链圈”更多关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实践,参与者也以技术创业者、IT从业者等为主。近些年,链圈基本是稳健和冷静的。

但“币圈”是另一番景象。经过多年等待,部分早期投资者持有的数字货币迎来了百倍千倍乃至万倍的增值。其中,有的投资者成了“币圈”公开发声的大佬,有的建立了区块链基金和区块链项目孵化。火爆的市场、金融资本的介入,以及完全不了解行业者的进场,使韭菜游戏不断上演。

一位参加过不少区块链技术或产业研讨会的业内人士表示,只要与会者态度坦诚,不虚与委蛇,就能清楚感受到观点的冲撞、欲望的挣扎和压抑的苦闷。该人士认为,中国区块链产业在尚未愈合的ICO伤口里痛苦腐烂或奋力蜕变的过程,已清晰地显露出来。

不可否认,区块链领域可谓乱象频出,一些项目没有核心技术支撑,单纯借着大佬虚假背书而包装宣传。

行情 | 美股区块链概念股涨多跌少:今日美股开盘,三大股指小幅下跌,美股区块链概念股涨多跌少。柯达平盘,埃森哲上涨0.38%,overstock.com上涨4.03%;Riot Blockchain上涨1.52%,Marathon Patent平盘,Square下跌0.72%。[2019/7/25]

前段时间发生的波场币事件,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2017年,数字货币ICO成为“创业风口”。人称“币圈贾跃亭”、自称马云“门徒”的孙宇晨,因此果断开始新的“创业”,发行基于区块链的开源全球数字娱乐协议的“波场”币,并在各大直播平台采用直播+拉群的方式,组建了几百个微信群进行营销宣传。不了解区块链技术的普通百姓,则大多通过孙宇晨的个人直播、线下路演和官网宣传进行了解。波场币项目白皮书在宣传中多次提及,波场TRON由前Ripple大中华区首席代表、马云湖畔大学一期学员、“马云门徒”孙宇晨所创立,投资人包括比特大陆CEO吴忌寒、信中利资本董事长汪潮涌、OFO小黄车创始人戴威、峰瑞资本合伙人李丰、FBG资本合伙人周硕基、量子链创始人帅初、天使投资人薛蛮子等。然而,查看波场官网可以发现,它一直靠融资、发币维持经营,毫无技术层面的创新,更加荒诞的是白皮书也是抄袭改造。

声音 | OK副总裁徐坤:区块链产业最核心的是业务体系怎么健全:OK副总裁徐坤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来看,区块链产业最核心的地方是,公司的业务体系怎么去健全,每个业务条线怎么夯实,这是一家公司的灵魂。而研究是辅助性的,是内部支持的功能,不是向外拓展的关键。[2019/5/15]

无独有偶,知名投资人阎焱日前也在朋友圈公开控诉太空链SPCICO项目以其名字虚假背书,由此揭露ICO投资的浮躁现状和重重风险。

其实,阎焱的控诉只揭开了区块链ICO乱象的冰山一角。区块链项目还处于探索期,虽然也有一些踏踏实实、能落地的优质项目,但很多项目缺乏核心技术,只是想凭借概念和包装宣传炒作,从而赚一把快钱。

大佬们“忽悠”的结果也许就是,几年前在韭菜们认知中尚属童话的财富故事,在“孙宇晨们”身上真切地发生了。而大浪淘沙过后,究竟多少项目有真正的实体支撑?即便有,又有多少项目能够真正良性维系下去?

Coindesk:区块链速度与吞吐量以多中心化为代价:据Coindesk评论,区块链的速度与吞吐量是以多中心化为代价的。EOS、NEM等的区块链交易速度较快,但他们高度集中。任何声称能够超过Visa 24000TPS(transanctions per second,即每秒交易量)的区块链都应值得警惕,况且24000TPS是理论交易量,Visa在实际操作中的TPS约为1700,而这一数字还是高于现存区块链的交易速度。[2018/4/21]

几乎可以断定,多数区块链项目看上去高大上,理论模式神奇先进,但不是星辰大海,就是币沉大海。

某业内人士表示,一直佩服某些区块链大佬在春节期间建了“三点钟无眠”区块链群,为了理想不睡觉真是够拼,后经了解才发现,那时大佬基本在国外,凌晨三点国内黑灯瞎火,国外阳光灿烂、神清气爽,思维敏捷。原来“三点钟无眠”的真实含义是:让你三点钟无眠。也有评论指出,如果某些大佬真像自己说的那么高尚无私,回国面授机宜多好。最主要的是,这么折腾粉丝韭菜于心何忍?

金色财经独家分析 金融业区块链应用正解决透明性与隐私需求的矛盾:本周三,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Bank of England)发布文件显示,该行正在与区块链创业公司Chain合作开发一种概念验证,研究如何在基于区块链(或分布式账本)的网络上维护隐私,同时仍允许对数据进行监管。金色财经独家分析,从比特币诞生以来,区块链的一大标签就是“匿名性”,而这正是人们的常见误解之一,哈希地址仅仅是一个化名,并非完全找不到,通过算法可以分析出交易簇,进而锁定与现实的联系。因此,用户对于隐私保护的需求,对区块链匿名化的程度提出挑战。又要交易透明,又要保护隐私,二者兼得定会实现重要突破,或对传统金融服务产生颠覆。或许,我们需要在概念上更加明确:更多的人需要区域链让金融在自己面前完全透明,而对外则更好地对隐私“加密”。[2018/4/11]

区块链与代币就像共生体,寄存了技术、财富、欲望、幻想和人性。有那么多“火速入场”、“Allin区块链”的团队和公司,“随随便便就融了几个亿”。浑水摸鱼的各种圈钱项目应接不暇,被戏称为“韭菜的种植与收割”,实是一种深深的悲凉。

脑白金将在2018春节大促中引入“区块链”应用:脑白金团队将率先在2018春节市场大促中,引入“区块链”应用。脑白金将通过去中心化的微信社区等互联网工具,鼓励更多人参与春节给父母送孝心的“区块”中来,参与的用户通过“亲友链”把自己的行为尽可能多的扩散、同步给亲友们,满足相应条件的用户将获得脑白金奖励的新春大礼包。[2018/1/23]

其实,历史上似乎从来没有什么技术“离钱太近”到如此地步,区块链技术一开始就和“钱”“链”在一起。有分析认为,当人们发现苦逼体力创业和先进技术不可能轻易取得成功时,越来越多的人会冲向虚拟体系,因为没有什么比人头接盘模式来得快。他们要么成为韭菜,要么割下一茬韭菜。

毕竟,天上一天,人间十年。正如业内人士所言,这两年的科技发展速度太快了,如果说以前的软件、科技发展是在“细嚼慢咽”这个世界,那么如今的速度就是“吞噬”这个世界。

而让韭菜失落的是,不只是知识错失,更重要的是一次次发大财的机会总和自己擦肩而过。当某些大佬说一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伟大风口已来而风口大到互联网在它面前黯然失色时,无数因之沸腾的韭菜不应丧失警惕:早早进入风口的大佬或许已在里面磨刀霍霍,专等韭菜送上门。

的确,大佬们的套路很深,有时防不胜防。那么,韭菜们如何不被忽悠?据梳理,大佬们忽悠套路通常包括四点:一是可以诱导、强迫民众想法的声望;二是没有证据的承诺;三是让人相信的反复灌输;四是使人的信念由弱变强的精神濡染。

投资过多个区块链项目的大河创投合伙人李荣阁也表示,对于专业机构来讲,看项目的白皮书时需要关注四点,即项目信息方案是否真正可执行落地、是否有真正的应用和落地价值、功能性模块是否可开发应用,以及如何获取用户获得活跃度。

李荣阁还提醒,“不要因为大佬站台被冲昏头”。普通投资者在阅读白皮书时,要通过查阅公开资料进行交叉印证,这样有助于及时辨别大佬站台的真伪。另一位长期关注区块链的投资人认为,除了自身和判断,还可以联合知名咨询公司做一些市场判断或落地调研。当然,如果真的想要在区块链中有所投入,请尽量避免ICO与所有的加密货币。这种击鼓传花的游戏,谁都不能保证自己不是最后被收割的那根“韭菜”。

我们必须认识到,区块链本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技术,发展起来后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当下,远未成熟的区块链之所以漏洞百出,不在于技术本身的缺陷,而在于人性上的弱点。投资从来都有风险,在区块链领域,风险或会被某些大佬刻意抹平。

不过,有数据显示,90%高谈阔论区块链的大佬中,不排除有些大佬内心装的只有币,缺少应有的社会责任以及对自己角色定位的纠偏。大佬们应该回归价值理性,正确处理自己的角色定位,积极承担起其社会责任,正面引导大白和韭菜投身于区块链革命,而非处心积虑琢磨割韭菜。不然,今天大佬在韭菜眼里是精神领袖,说不定日后会成为他们心目中的恶人。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表示,任何一个新技术浪潮到来之时,都会伴随狂热与泡沫,真正胜出的还是那些提供了实实在在技术和产品、创造了价值的人和公司。所有创业者和投资人,在理解和拥抱区块链技术的同时应不忘初心——初心就是商业的根本,就是真实的价值。他认为,区块链会带来惊人的变化,但创业者要用该技术负责任地为他人、社会和国家创造价值、维护秩序,而不是损害价值、破坏秩序。区块链跟钱如此接近,更是对人性的考验,是对人的社会责任、理想主义的挑战。

4月3日,华泰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王梓木也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区块链等新技术、新业态可以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提供更多的手段和便利。对于主动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来说,这是把推动企业成长与履行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的新机遇。倡导企业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解决社会问题、推动社会进步,不仅是企业家精神的丰富和升华,还是新时代企业家适应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不少事实证明,创业者把社会责任放得比生意更高时,生意会滚滚而来。区块链创业者们唯有牢记社会责任,每位创业者才能推动这一行业健康、平衡、迅速地发展。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15ms0-0:56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