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行行长看好区块链,但认为其应避免走向集权_区块链:区块链存证怎么弄

中国人民银行(PBoC)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认为,虽然区块链有好处,但同时也存在缺点,只有它的缺点得以很好地解决,才能真正“成为未来的金融基础设施”。

在列举了区块链技术具有安全性、可靠性、使用智能合约以及对等系统等优点后,姚前指出:“由于区块链技术在早期阶段主要为比特币这种虚拟货币服务,所以它在某些方面存在明显的缺点和不足。”在他看来,其主要问题在于规模过小,数据隐私和治理机制也不完善。

在这篇文章中,姚前写道,“由于“公链无法’关闭’,所以修复错误会很棘手”

中国央行今日开展100亿元逆回购操作:中国央行今日开展100亿元逆回购操作,因今日400亿元逆回购到期,当日实现净回笼300亿元。本周,中国央行进行2000亿逆回购操作,因本周有4300亿元逆回购到期,本周实现回笼2300亿元。[2020/12/4 23:03:39]

“一旦出现问题,特别是安全漏洞,将会是非常致命的。”

如果使区块链权力分散,那么许多问题都可以有效解决,姚前认为:

“在多中心系统中,比如联盟链,通过关闭系统来升级区块链的底层系统,或者进行紧急干预、回滚数据等,都是必要的手段。这些方法有助于控制风险,纠正错误。对于定期的代码更新,通过分离代码和数据,结合多层智能合约结构,实现可控的智能合约替换”

研报:中国央行即将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和Libra存在本质差别:零壹智库发布研报《人民币3.0——中国央行数字货币:运行框架与技术解析》,其中提到,中国央行即将发行的央行数字货币和Libra存在本质差别。中国央行数字货币是由中国央行发行的法定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由中央银行进行信用担保,具有无限法偿性(即不能拒绝接受央行数字货币)。而Libra是一种尚未得到监管许可的数字货币。虽然Libra的价值与一篮子货币挂钩,但它仍在很大程度上会对现有货币体系造成冲击,挤占现有各国法定货币的使用空间。[2020/3/2]

姚前提到了2016年的DAO黑客,当时大约有价值6000万美元的ETH被盗,他强调指出,当出现问题时,“无法像集中式系统那样关闭系统和集中升级来修复”。缺乏集中的治理机制也意味着“问题只能通过软分叉或硬分叉来解决,这最终将导致混乱和分裂。”

声音 | 新加坡金管局局长:与中国央行在区块链、央行数字货币等话题展开讨论:新加坡金管局局长孟文能(Ravi Menon)日前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将需要更多地开展跨境业务,这正是我们希望未来能有更好联结的地方。尽管中国央行未参与Ubin项目,但“我们保持密切联系,并在区块链、央行数字货币和其他中国很具优势且深入研究的话题上展开讨论。(21世纪经济报道)[2020/2/3]

姚前认为,未来,“各种区块链系统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去中心化,以满足不同场景的特定需求。”

对于在区块链技术当前状态下发现的问题,他的解决方案是对军事控制系统或芯片设计使用的验证方法进行进一步完善,以及“通过算法证明尽可能避免人为错误”。姚前最后写道:“区块链属于公众,它应为公共利益服务。”

区块链不应该归任何个人所有,包括一小部分超级富豪。因此,有些人反对链条的治理。总体而言,区块链上的治理机制仍处于争论和摸索的过程中。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Cointelegraph最近报道称,一位支持加密市场的经济学家当选中国央行行长,可能会对中国加密货币领域产生积极影响。国家领导人在谈到我国科技的发展时指出“我们必须下决心坚持不懈,明确重点,加快发展信息领域的核心技术。”

今年3月初,这位中国央行前行长表示,区块链技术不应“传播过快”,以免对金融稳定造成负面影响。据报道,3月中旬被任命的新行长易纲对区块链持积极态度:“整体来说,我们对虚拟货币的监管是非常严格的,同时我们也在研究如何发挥数字货币的正能量,让其更好的服务实体经济。”

关于区块链和比特币作为实体是否必须始终结合在一起的争论,是本月早些时候由LightningLabs的首席执行官提出的,他对“区块链比特币为一体”这一说法提出了质疑。印度储备银行(ReserveBankofIndia)等国家银行已经实行了这两个概念的分离。印度央行推动了区块链的创新,同时表示加密货币会破坏传统金融体系的稳定。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15ms0-1: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