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是不是泡沫?”关于这个话题的各种文章,很多人可能看的眼睛都快起老茧了。相应的,这些文章通常都会罗列出一堆例子,“郁金香泡沫”、“南海泡沫”…..
但是这些陈年往事,充其量不过只是说明一下泡沫的产生、发展和破裂的过程而已,和现在其实并没有太大的可比性。
而且在经济学中,“泡沫”事实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并且我们从严格意义上去判断一个东西是不是泡沫其实是非常难的。
当然,现在的很多经济学学术论文也都会用到“泡沫”这个词,但是这些论文一般来说都是自己先给一个定义,然后再用这个定义去套现实。比如很多论文中说道的:
“一个产品或资产的价格在某个市场上不断上升,高于它的“正常”价格,偏离值就是泡沫。”
简单一点就是“价值偏离现金流的总折现”,这个定义乍一看确实非常合理,但是关键问题在于,我们对未来的价值只能取一个期望,而这个期望其实是主观的,是信念,而并非是客观概率。
就比如说,京东是不是泡沫经济?虽然贵为中国互联网的第四大巨头,但是看公司赚钱能力的话,京东从一开始就在赔钱,并且一直到2017年为止,京东从来没有过任何年度盈利。也就是说,从京东成立至今,投资人一直不停的在给京东投钱。
Galaxy Digital在《金融时报》投放比特币巨幅广告:8月13日晚间,灰度首席执行官Barry Silbert在推特上公布的图片显示,金融服务及投资管理公司Galaxy Digital在《金融时报》上投放了比特币的巨幅广告。广告标语为:现在是投资比特币的时候了。而在此前8月7日,Barry Silbert宣布将在知名有线频道投放加密货币广告。[2020/8/13]
那么支撑京东这么多年一直烧钱的到底是什么?是投资人的信念。因为投资人相信京东的发展在未来会带来更大的回报,过去的亏损都是暂时的,并且是有必要的。只要投资人的这个信念不改,那么京东就可以把钱一直烧下去。
看到这里,我想很多人可能会问,“这不是庞氏局吗?”
事实上,严格意义上的庞氏局是一个事后概念。比如你运营一个项目,当项目结束的时候,你所借的钱超过了你能产生的利润,我们才可以说这是一个庞氏局。
当然,有些庞氏局相对比较容易判断,并不需要等到结束。这是因为其盈利模式很简单,并且很不可持续。比如现在很多披着区块链外衣的币,比如纳斯达克前主席麦道夫搞的投资管理。这样的项目往往依赖于信息不对称,一旦局被揭穿,投资人的信念转换可以是很快的,就像麦道夫的基金会,开始大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很多人一拥而入,但是一旦被揭穿之后,投资人的信念就会集体从“乐观”转移到“悲观”,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泡沫破灭了。
动态 | 黑客正在将5月从币安盗取的比特币转换成法币:据CoinDesk消息,Coinfirm的一项新分析显示,币安5月被盗的比特币已流向了多个不同的钱包。Coinfirm通过分析交易活动发现,黑客正在将他们从交易所获得的加密资产转换成法币,并已经开始在各大交易所清算比特币。 Coinfirm的Grant Blaisdell表示:“对黑客使用的一个主链进行分析后,得知他们正在Bitfinex、Bitmex等九所交易所清算至少1.8087枚BTC(约合21000美元)。”[2019/7/16]
但是对于绝大多数金融资产而言,市场对其未来价值几何并没有共识,大多只是根据其历史的业绩和其他资料去估计。这个时候,市场上对于同一个资产自然也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信念”。只要有足够多的投资人都持“乐观的信念”,都认为其盈利模式可持续,并且能在未来带来更大的回报,那么这个金融资产是不是泡沫,或者说有多少泡沫就很难说。
而只有当这个金融资产完全成熟了,我们再从事后去总结,才能看出来它产生了多少价值折现,然后买家是不是用多于其价值的钱购买了它,如果是,那么泡沫就曾经出现了。
动态 | 比特币鲸鱼已经获得丰厚收益并进行了套现:根据分析研究显示,自进入牛市以来,比特币鲸鱼一直在囤积比特币,并获得利润回报。研究人员ProofofResearch在推特上列出了一张图表,显示出自比特币开始崛起以来,“鲸鱼”们的丰厚收益。他表示,他对这项研究“有信心”,坚持认为,“鲸鱼们已经退出”,因为它们迅速获得了巨大收益并进行了套现。[2019/5/20]
说到这里,我还想再强调一点,其实整个经济学本身都并不产生事实,而是在给予社会经济中出现的现象和人的行为一个合理的解释。所以很多人经常诟病经济学家的一点就是:整体夸夸其谈,都预测不出下一次危机是什么时候到来,只会进行事后分析。
事实上,巍峨壮丽的经济学大厦,本身就是建立在摇摇欲坠的地基之上的。经济学的基础是微观经济学,而微观经济学有两大基础假设:
第一,理性人假定。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条件。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和获取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第二,完全信息假定。完全信息。市场上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个体都对有关的经济情况具有完全的信息。
温哥华居民因未经许可的比特币交易而被判入狱:一名温哥华的比特币交易员Louis Ong被判处20天的监禁,原因是无证加密货币交易。除了坐牢,Ong还被没收价值110万美元的比特币和现金。[2018/5/21]
不止是学经济学的,我相信任何看了这两条假设的人都会从直觉上开始怀疑,甚至信仰可能都要崩塌了,觉得自己居然学了一门“伪科学”。
要是再深入学习,你还会发现宏观经济学居然和微观经济学水火不相容。微观经济学以瓦尔斯一般均衡分析模式为理论核心;凯恩斯宏观经济学却以宏观失业非均衡理论为核心,以价格刚性假设和三大心理规律为基础。
简而言之,宏观经济学既没有看着还靠谱的假设,又不是从微观经济学推导而来,甚至还和微观经济学披着两张皮。所以这么多年来,无数经济学家前赴后继,试图给经济学“打补丁”,把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调和起来,但是几十年来并没有什么显著的成果,甚至还被业内笑称为:
“如同油和水的融合一样。”
微观经济学已经是沙滩上的大楼了,而宏观经济学更是空中楼阁。经济学别说是准确的预测未来了,甚至连自治都做不到,内部已经对立到了这种程度。
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使用大量能源是比特币低效的表现:近日,德国央行行长魏德曼在公开场合表示,使用大量能源是比特币低效的表现。[2018/3/26]
所以啊,有些搞区块链的专家呐,从某些软件里听里几本经济学的书,或者学了几个新名词,就心潮澎湃、信心爆棚,真不知道是哪来的自信呢。等你真正见识到了经济学的“左右互搏”,估计你会痛不欲生的。
当然了,说了这么多,并不是说经济学真的是“花架子”。当今社会,经济学可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工具呢。
要知道,经济学是所有社会学科里数学含量最高的,而一门学科数学化的程度往往表明了它的发展程度。
牛顿把微积分引入物理学,建立了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爱因斯坦把椭圆几何引入物理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物理数学化的程度最高,所以取得的成就也最大。而经济学的数学化程度甚至比很多自然科学的数学化程度还要高。
并且,经济学还是数学外最万能的学科。
采用经济学的思想方法可以改造很多其他学科,创造出让人耳目一新的交叉学科。比如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加里·贝克尔,就采用经济学的思路和方法,对社会、制度、、法律等本来不属于经济学的领域进行研究,开创了众多学科分支,像新经济学、语言经济学、宗教经济学等等。
话题扯的有点远了,拉回来继续说“泡沫”。刚刚说了这么多经济学,我们应该能发现,经济学基本是建立在理性预期的框架之下,但是大众印象中的“泡沫”却多多少少都是和某种非理性行为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事实上,经济学中的“泡沫”和媒体大众所说的“泡沫”其实是有区别的。
另外,如今这个时代,小到公司的业绩,大到国家的发展情况,很多所谓的“客观事实”,本质上只是人们用来更新自己“信念”的一个凭据。而且如今这个社会潜在的融资能力和灵活性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这也极大的激发了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也造就了今天空前的繁荣。
但是,任何靠“信念”支撑的经济,当“信念”从悲观转移到乐观的时候,泡沫就会产生;而相应的,当“信念”从乐观转移到悲观的时候,泡沫也不可避免的会破裂。
在以前,一个经济体的兴衰往往要延续很多年,因为集聚财富诚然不容易,但是集聚的多了,“吃老本”也能吃上很久。但是现在呢,公司的兴衰往往就是弹指一挥之间,它们的生命周期被大大的加速了。
无论如何,如今的我们已经走在了“信念经济”这个快车道,享受了“信念经济”带来的无以伦比的灵活性和流动性,就再也没有回去的可能了。
我们今后的经济,注定会是一个“泡沫阶段性产生”又“阶段性破裂”的经济。比特币,一样也逃不出这样的循环。
还有,很多币圈人士一张口就是“这个圈子的财富外人难以想象”,但是所有加密货币的总市值明明白白的在coinmarket.cap上写着呢,截止到今天为止是1240亿美元左右,其中比特币占比超过一半。而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总市值最高的时候也不过8000多亿美元。
看起来确实蛮多的,但是2000年互联网泡沫的时候是多少呢?互联网泡沫从最高峰跌下来的十个月里,账面上总损失是五万亿美元。也就是说,在2000年的一次经济泡沫破灭,光因为其泡沫破灭而消失的部分,就已经比现在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三十倍还要多,这样看还觉得多吗?
这个世界上的财富本来就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金融让人类拥有了靠“信念”来创造财富的能力。比特币虽然经历了近乎野蛮式的增长,但是现在仍然只是很小很小的一块。
所以,别说是像很多媒体写的泡沫破灭如何如何,哪怕就是真的归零了,对现在的金融体系又能有多大的影响?更何况,加密数字货币的体系和其他金融资产之间还相对独立,传染性更加有限。
之所以比特币从2013年开始就经常让人觉得泡沫总该破灭了,那时因为它的出现,把支持这个世界运作的背后的金融机制用一种野蛮的、粗糙的方式展现给了普罗大众而已。
所有那些在传统金融市场中,掩盖在精致的模型和体面的白手套后面的操作,突然之间都在加密货币的市场里,以一种野蛮的方式赤裸裸从展现给了从来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操作的各种人,让人惊呼:原来还有这样的事情!
其实这样的事情一直都有,也还会一直存在。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