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仅余10天,有哪些新变数会影响区块链在2020的发展?_区块链: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

文:五火球教主

按照惯例,年底除了对今年做些总结之外,还得为明年做些展望。

区块链的世界里,2020年注定是个很不一样的一年,因为这是区块链第二个十年的第一年,是圈内大多数人经历的第一个减半之年,是两大明星技术“跨链”与“Filecoin”正式上线之年,大概率是ETF通过的一年,可能会是国家数字货币诞生的一年……

那么,接下来我们一条条来看。

01市场篇减半,比特币ETF

一、减半

这也许是我们绝大多数人所经历的第一个减半之年。目前,市场的共识似乎是减半必然带来牛市,原因主要是以下三条:

历史上发生过的两次减半,都在减半不久后带来了牛市。减半之后,矿工的奖励也减半,市场上抛压就少了,根据供需关系,供给减少,需求不变甚至增加,币价自然上涨。若是币价不涨,很多矿工会入不敷出,选择关机,全网算力大幅下降,从而导致网络安全性降低。对于比特币来说,这是灾难,属于小概率事件。这听上去似乎挺有道理,然而这事儿你也可以同样反过来看,说这次的减半根本没法带来牛市,而且同样你也能找到听上去很有道理的论据:

Nansen创始人:我在2018年熊市被解雇但在2019年创立了Nansen:金色财经报道,针对近期加密市场中频发的裁员潮,Nansen创始人Alex Svanevik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我在2018年时被解雇,当时ETH崩盘跌至80美元;但在2019年,也就是最具变更线的“加密建设年”,我和其他人联合创立了Nansen,如果你不断努力,总会有一线希望。[2022/6/12 4:19:54]

过去两次减半后迎来了牛市,下一次减半后也一定会有牛市吗?这在统计学上不成立,因为样本太小。过去两次减半,基本没人知道,而这次几乎人尽皆知。所以即便减半是利好,也已经因为知道的人太多,提前反映在币价里了。过去两次减半,相对于市面上的流通数量,矿工抛压是卖方主力。而当前已经开采1800万的情况下,矿工抛压相对于每天的流动性来讲,已然占不到主导作用,所以说从供需关系来讲,不一定讲得通。最关键的一点,投资领域的二八定律:若是每个人都知道减半是利好,会带来牛市,那我们指望减半之后谁来给我们“接盘”呢?每个人都赚钱的投资市场,是不存在的。而短期内的新增用户,基本在2017年那一波疯牛中,暂时透支殆尽了。

数据:比特币相关推文数量达2018年1月以来新高:The TIE收集的社交媒体数据显示,关于比特币的推文数量在16日(昨日)达到了自2018年1月中旬以来的最高水平,共发布了超过92000条推文。(Coindesk)[2020/12/17 15:35:39]

所以,你看存在着非常严重的幸存者偏差。因为事情没发生的时候,正着说反着说其实都有道理。而结果确定时,总会有一些人封神,一些人打脸,习惯就好。

二、比特币ETF

比特币ETF之所以如此牵动人心,原因很简单:黄金ETF在2003年上市之后,一路高歌猛进,10年来都处在牛市当中。作为对标黄金的“电子黄金”,自然也想复制一波这种走势。

动态 | 2019年BitMEX保险基金比特币持有量增长了63%:自年初以来,BitMEX保险基金比特币持有量增长了63%。文章指出,BitMEX交易所的BTC交易量现在处于2018年11月熊市时的水平,但其保险基金比特币持有量却仍在继续增长。注:BitMEX保险基金是由该交易所募集的,用于对未完成的清算指令进行即时结算。BitMEX作为加密衍生品交易所,不要求负余额的交易员在其杠杆交易进行清算后立即付清欠款。(Beincrypto)[2019/12/27]

然而,这却成了圈子里最“难产”的一个东西。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13年的时候就有机构递交了比特币ETF申请,然后被无情地拒绝了。从2016年开始,四年时间里各个机构以各种方式向SEC坚持不懈地递交了十多次申请,结果无一例外,全部被拒。

之前每逢比特币ETF审批,市场还会当成小利好,现在已然毫无波澜,毕竟“狼来了”喊多了,大家都麻木了。

分析 | Coinbase交易量或在2019年4月底达到11个月以来高点:据Diar消息,上周,Coinbase宣布进军新的关键加密货币市场,并向新兴经济体扩展。Diar报告分析称,进入的新国家仅限于加密货币之间的交易对,而且大多绕过法币通道。在欧洲和美国之外,只有三分之一受支持的国家能够通过信用卡/借记卡或银行存款实际购买当地货币。事实上,除了印度尼西亚之外,销售加密货币也不会成为新国家的选择。但是从积极的方面来看,Coinbase交易量可能会在2019年4月底达到11个月高点。 Diar报告指出,在大多数情况下,收入来源仍然依赖于加密货币的销售或管理,Coinbase已经投资并将目前链上显示出前景的所有DeFi产品整合到钱包中。但讽刺的是,DeFi产品没有Coinbase可以出售的代币。[2019/4/23]

2020年会是“狼真的来了”的那一年么?没人知道,但至少比以往几年多了一些希望,毕竟在2019年,另一个“难产儿”Bakkt已然上马,圈内有了第一个通过SEC监管发行Token的Blockstack,各国关于区块链投资、交易、税务等方面的合规性也在逐渐加深,比特币ETF的通过应该只是早晚的事。

2018年区块链容量规模将达到153GB:据中国投资咨询网中对2018年-2022年规模预测数据显示,2018年区块链容量规模将达到153GB,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21.10%,2022年将达到329GB;2018年区块链应用规模将达到6.2亿美元,未来五年(2018-2022)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52.66%,2022年将达到33.5亿美元。[2018/1/22]

只能说,希望是明年。

02技术篇DeFi,跨链,IPFS

一、DeFi

目前好多项目开始去蹭DeFi的热度,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公链,就连公链老大ETH也从“世界计算机”摇身一变成了“DeFi结算层”。毕竟,当前的区块链圈,DeFi几乎是唯一能够盈利和看上去没有那么“空气”的东西。

很多人说2020年会是DeFi之年,但其实2020年更像是DeFi的生死之年。DeFi真正需要在2020年证明的是,自己不是区块链的一个“伪方向”,因为它的前辈DApp在2019年并没有什么起色。

你我身边没什么人真的在用DeFi,排名第一的MakerDAO每日活跃人数只有三四百。与DApp差不多,DeFi的主要用户大多是投机者。

需要警惕的是,DeFi本质上是杠杆与创造次贷。现在DeFi几乎全部基于以太,ETH跌至90美金的话,会有近一半的MakerDAOCDP被清算,68美金的话会清算90%的CDP,可以说这是整个DeFi的崩塌价格。若是不能真正服务实体经济,DeFi将依旧是个“泡沫化”严重的领域。

而最有可能在2020年看到的一幕是,随着跨链技术的完善,BTC逐渐进入DeFi的世界,慢慢取代ETH成为占比最大的抵押品。

二、跨链+IPFS

圈子里经常说的一句话是:“技术总是在短期内被高估,但是在长期又被低估”,这句话往往用来指导和形容投资,让大家拿住,长线看好,但是短线可能高估了,一如2017年那波疯狂的牛市。

其实还有一句话,好技术的开发速度在短期内也经常被高估,跨链双雄(Cosmos与Polkadot)与IPFS严格来讲,都是2017年的项目。

两年多过去了,Cosmos主网终于上线了,最重要的IBC协议却是一拖再拖,今年是没戏了,只能指望2020年:Polkadot原计划今年第四季度上主网,眼瞅着也得拖到明年一季度了,中继链和平行链的核心跨链技术跟Cosmos的IBC协议一样,就一个字:等!

IPFS也是在两年之后,终于在2019年年底上了个测试网……至于ETH2.0,保守估计,3到5年的转型期……

然后,这些都是真正值得期待的区块链技术。在经历了单纯比拼共识机制与TPS的“无趣”的两年之后,想想可以一键发链,各个区块链孤岛打通形成的跨链,以及IPFS所带来的新型寻址与分布式存储机制,这才是我们想要的那个区块链版本的Web3.0。

2020年,应该是Web3.0风起之年。

03环境篇DCEP,合规

一、DCEP

据前段时间媒体报道,DCEP计划2019年底小范围封闭场景试点,明年有可能会在深圳进行大范围推广和试点。换成当年的魔兽世界,内测即将结束,公测指日可待,离全面发售的日子,还会远么?

现在来看,2020年我们看到DCEP是个大概率的事儿,而关于此事的影响,不言而喻。

二、合规

要想把区块链纳入监管,最为重要的一环,便是目前最大的落地应用——数字资产金融平台。

2020年若能走向“合规之路”是件好事,资产也会安全许多。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0ms0-0:56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