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科技创新,都是一场大规模的社会实验,最终打开成功之门的钥匙从来都不是技术,而是场景。
曾经有幸参与过一家区块链公司的创业过程,正是因为有过这样一段经历,所以才会产生上述这样的感触。
公司定位于toB端的市场,在创建之初就拿到了两笔非常可观的股权融资,所以公司从一开始就不必为钱发愁。
创始人从海外归国创业,是一个技术牛人,具有非常好的技术嗅觉,底层技术架构的设计能力一流。
香港数码资产学会理事:“元宇宙已经过时,人工智能现在才是主流”的说法太草率和武断:金色财经报道,香港数码资产学会(Hong Kong Digital Asset Society)理事、香港科学园科培网络荣誉会长邹健宏在明报专刊表示,“元宇宙已经过时,人工智能现在才是主流”的说法未免太草率和武断,其实元宇宙和人工智能可以相辅相成,甚至一起打造全新商业模式。邹健宏指出,像香港汇丰银行和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都开始在元宇宙举办活动,甚至在虚拟世界中提供银行服务。(明报)[2023/9/5 13:18:05]
公司当时也汇聚了一批大厂出来的技术骨干,所以也不缺研发人才。
动态 | 6家虚拟银行加入香港银行业学会:金色财经报道,根据1月2日的新闻稿,6家虚拟银行已加入香港银行业学会(HKIB)成为会员。据悉,HKIB是一家非营利性机构,为香港的银行组织提供培训和认证。[2020/1/4]
但就是这样一个团队,2年多时间里,居然颗粒无收,生生地从明星区块链团队干成籍籍无名之辈,这是当时大多数人所始料不及的。
在这两年时间里,团队在技术方面的创新和积累其实做的还是不错的,但是一直处于拿着锤子找钉子的状态,四处找钉子,四处碰钉子,做了很多向和尚卖梳子的事情。
其实事后想想,导致这种结果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过于强调技术本身,缺少对用户真实需求的关怀”。
声音 | 中国计算机学会白硕:区块链在支付汇兑领域可用“三分法”区分是否合法:金色财经报道,近日,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上海分部主席白硕在演讲中指出,区块链的核心应用是支付汇兑,支付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而汇兑就是支付两端用不同的钱。白硕认为,区块链在支付汇兑领域可以用“三分法”区分是否合法,数字货币可以分为三类:虚拟货币、商圈币以及法定数字货币。虚拟货币是私人的,试图不受监管,作为支付手段和汇兑手段在中国是被禁止的,作为资产记价手段,则有部分是正规的;商圈币可以看成是绑定法币,就像饭票,但是在创造货币的过程当中是不透明的;法定数字货币是由央行主导,具有法定效力,能在线上流通的货币。从财产属性上来看,虚拟货币被法律上认定是一种财产,财产偷了就犯法。但虚拟货币没有支付能力,商圈币在商圈特定的范围里是有支付能力,但不能出既定范围。法定数字货币一切都可以。[2019/12/21]
任何新技术的创新其实都离不开真实需求场景的支撑,这种需求场景一定是源于现实中的痛点,而且这种痛点越难解决,涉及的范围越广泛,则这种新技术创新的革命性越强。
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区块链技术应纳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打击以区块链为名的非法集资: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看来,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数据库技术,具备明显的创新价值,也具备较大的应用潜力,不过区块链技术与应用仍处在早期的探索阶段,部分领域炒作过度,甚至出现了以区块链为名开展代币融资的乱象。她认为,当前需要加强基础理论和技术研究、建立标准体系、遏制区块链名义下的ICO非法集资,构建区块链技术产业健康发展的生态环境。[2018/3/17]
任何新技术想成功落地,都要学会站在需求端去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所以,对于很多区块链创业团队来说,找对、找准用户的真实需求才是最最重要的问题,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所在。
当然,这个问题不仅仅是我前东家要面对的问题,整个行业到现在都没有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我觉得区块链行业中目前只有交易所和矿机生产这两个场景是真实且有效的场景,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商业模式已确立并且可持续”,其他的场景都很难说是否能行得通。它们之所以能成功,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能真正满足用户需求,能真正帮助用户解决现实问题”,而其他很多比较“梦幻”甚至是“科幻”的场景,估计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只能是想想了。
找到需求切入点,明确目标和方向后,需要解决两个更现实的问题:
1、如何在技术上满足用户的需要,即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用户以前无法实现的需要。
2、如何在经济上保证技术可行,即在有限时间、有限风险、有限成本的限制条件内,实现技术创新。
想清楚客户的需求,想明白自己的需求后,在解决上述两个问题的过程中,还需要引入资本、引入人才、协调各种社会资源,来实现新技术的快速转化和推广。形成一定效果后,开始迭代,逐渐形成成熟的技术,确立商业模式,并发展成一个行业。
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其实我们始终都要站在需求端去考虑问题,而不是站在技术本身的立场上自说自话。当然,商业模式的创新和技术成熟是并行的、互相促进的过程,并不矛盾。在很多已经发展壮大的新技术行业中,我们是有章可循的。
比如在人工智能领域,其实用户需求几十年来随着时代的推移形式上一直在变化,但是自动化、智能化的需要并没有本质的变化,无论是人脸识别、车牌识别、语音/语义分析等等,都是为了满足人类“天生懒”的需求。明确了需求目标之后,就需要在技术上寻求突破,倒逼技术发展。
我们都知道人工智能的智能化程度取决于算法的智能化程度,而算法的又需要数据和算力的支持。现在随着大数据、机器学习/深度学习、并行计算等多种技术的发展,算法的智能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在很多需求场景中帮助人类大幅度地提高了自动化程度和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工智能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真正的落地。
其实对于区块链技术也是如此,区块链要解决的是信任构建和信用积累的问题,这是一个痼疾,解决起来难度更大,牵涉的范围更广,所以我们更需要结合社会的现实状况,学会在需求端思考问题,做到真正关注用户需要,只有这样,才能找到区块链落地的圣杯!
文:岩浆桶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