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聚焦头部车企产业链和全球化布局_ADA:PVC币

1.23Q1复盘:盈利能力同比修复,市场情绪逐渐回暖

1.1.板块基本面复盘:下游需求偏弱,板块盈利能力同比修复

2023年年初以来国内下游需求整体偏弱,零部件出口依旧维持较高增速,23Q1SW汽车零部件板块整体营收同比增长9.5%。2023年1-3月乘用车单月销量同比分别-38%/+10%/+0.5%,Q1季度销量同比-13.4%,4月销量由于22年同期低基数影响同比增速较高,年初以来国内下游需求整体偏弱。受益于欧美车市的复苏,零部件出口依旧维持较高增速,2023年1-4月零部件出口金额286.8亿美元,同比+15.8%。整体来看,SW汽车零部件板块23年Q1总营收2747.5亿元,同比+9.5%。下游乘用车整体销量同比下滑情况下,零部件板块营收依然实现同比正增长,我们认为主要原因如下:

1)伴随自主品牌主机厂的崛起,自主车型终端销量表现好于乘用车整体销量表现,板块内上市零部件公司营收变化跟自主车型销量关联度更高。自主品牌主机厂配套零部件厂商以内资零部件厂为主,而23年以来自主品牌下游终端需求好于合资品牌。板块内上市的内资零部件公司跟自主车型销量关联度更高,因而受到乘用车整体销量下滑的影响偏小,相应地,我们预计部分未上市的合资/外资独资零部件厂商由于下游客户以合资主机厂为主,业绩压力或更大。这里以合资客户占比较高的部分上市零部件公司为例,华域汽车、星宇股份、圣龙股份、东风科技等下游客户中合资品牌占比较高,受到合资车型销量下滑的影响更大,23Q1营收同比下滑。

2)欧美等地区车市仍处于复苏阶段,下游需求逐步修复带动我国零部件出口金额同比实现较高增长。典型如科博达,2023年Q1海外营收3.00亿元,同比+28.6%,国内业务营收5.95亿元,同比+20.7%,公司整体营收Q1同比+24.0%。

原材料、海运费高位回落。零部件企业主要原材料包括铝材、钢材、塑料、橡胶等,多种原材料价格同比下降幅度较大。同时伴随新船交付、集装箱运力的增长,海运运费回落至疫情前正常水平。多家公司受益于海运费、原材料下降迎来盈利能力修复,板块整体23Q1净利润同比+16.6%。原材料及海运费的同比下降,带动零部件公司盈利能力修复,部分零部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远高于营收增速,受益于海运费回落保隆科技23Q1净利润同比+109.6%;受益于铝锭价格下降、海运费回落,爱柯迪/旭升集团23Q1净利润同比分别+99.5%/+60.8%;受益于钢铁、塑料等原材料价格下降,松原股份23Q1净利润同比+42.1%。海运费、原材料价格下降带动零部件板块盈利能力同比修复,2023年Q1板块毛利率17.4%,净利率4.7%,板块净利润128.1亿元,同比+16.6%,环比增长超过153.4%,主因系2022Q4板块净利润受到一次性费用计提等的季节性影响。

1.2.板块行情复盘:市场情绪逐渐回暖,估值拐点领先于基本面修复

2023年初至今,汽零板块冲高后震荡下行,当前开始逐步修复。1)年初防控政策优化,叠加特斯拉国内价格大幅下调,市场上修新能源车销量预期,板块冲高;2)随1-2月销量披露,整体表现不及预期,板块指数回落;3)根据国六排放政策,所有国六a车型7月之后不可再销售,为消化国六a库存,3月东风系率先开始为期一个月的降价促销,后其他燃油车及新能源车跟随,整体降价幅度超市场预期,市场担忧“价格战”风险加剧,板块震荡下行;4)4月部分燃油车终端折扣开始回收,上海车展增加板块关注度,但受宏观经济数据表现疲软影响,板块整体低位震荡;5)5月第1周乘用车销量出现边际改善,多款新能源车型陆续上市,且国六排放标准延期到2023年12月31日,彼时板块整体调整幅度达到20%以上,板块情绪逐渐恢复。

李彦宏:建议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在汽车、元宇宙等领域的应用:金色财经报道,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1月10日在百度Create AI开发者大会上表示,过去一年,无论是技术层面还是商业应用层面,人工智能都有了方向性的改变。深度学习算法等人工智能技术在交通、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加快落地。业内人士表示,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深度学习工具优化迭代,为行业增长提供动力。建议重点关注人工智能在汽车、元宇宙等领域的应用。 (中证报)[2023/1/15 11:13:11]

多方利好刺激,估值开始修复。6月以来,受国六政策延期影响,燃油车去库存压降低,价格战告一段落,且部分合资车终端折扣开始回收,带动燃油车终端价格趋稳。随新能源多款新车型陆续上市,预计全年新能源车仍能保持高增速,带动产业链业绩提升。此外随OpenAI对智能驾驶、人形机器人赋能的利好刺激,特斯拉产业链率先领涨,带动零部件板块估值逐渐修复。截至2023年6月21日,零部件板块估值调整至29.64倍,较年初33.44倍高位下降11%,较月初反弹9%。

2.未来展望:零部件业绩逐渐分化,全球化布局步入兑现期

2.1.预计下半年乘用车产销回暖,带动零部件需求提升

零部件收入增速跑赢乘用车销量增速,行业回暖带动板块需求向上。我们对A股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发现,零部件企业收入增速明显跑赢乘用车销量增速,主要原因在于:1)自主品牌市占比不断提升,带动产业链需求增长;2)中高端车型销量占比提升,带动零部件单车价值量提升。2023年下半年随渠道库存消化、新车型陆续上市、海外市场持续突破,我们预计乘用车产销逐步回暖,乐观情况下预计2023年Q2/Q3/Q4环比增速为+14%/+1%/+17%,全年销量同比增长1.4%;悲观情况下预计环比增速为11%/-6%/+17%,全年销量同比下降5%,乘用车产销回暖带动零部件整体需求向上。

2.2.零部件业绩加速分化,年降压力仍需跟踪

2.2.1.复盘:板块盈利受影响较大,强α公司盈利持续提升

2017-2019年价格战期间,主机厂竞争激烈、格局加速变化,自主品牌份额下滑。购置税优惠政策带来终端乘用车销量大幅透支、导致2018年以来乘用车终端库存压力增大,主机厂降价促销开启价格战。合资品牌通过技术创新、积极引进新车型等占据优势地位,市占率自2017年60.9%提升至2019年64.3%,自主品牌份额自2017年39.1%降至2019年35.7%。

下游主机厂降价促销,成本压力逐步向上游供应链传导,乘用车板块毛利率受影响时间先于零部件板块,价格战压力向上游传导存在时滞。复盘2017-2019年乘用车板块与零部件板块毛利率水平,我们认为可分为三个阶段:1)终端先受影响,尚未向上游传导:2017年Q1-Q3乘用车板块毛利率环比下滑至6.4%,而在此期间零部件板块毛利率相对稳定位于25%左右,终端价格战已经开启,乘用车板块盈利受到冲击,但降本压力尚未传导至上游零部件,零部件板块毛利率与乘用车板块毛利率差值持续扩大。2)零部件厂商承担部分价格战压力:2017Q3-2018Q3零部件板块毛利率与乘用车板块毛利率差值逐步缩小,零部件板块毛利率有所下降,而乘用车板块毛利率有所回升,我们认为主因系价格战压力开始传导至上游零部件厂商。3)压力持续向供应商传导:2019年主机厂毛利率环比逐季恢复,零部件板块毛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2019年全年来看,零部件板块毛利率同比下滑1.2pct。

下游价格战对于零部件公司盈利能力影响较大,但2017-2019年仍有部分高成长强α公司毛利率持续提升。我们筛选市值70亿元以上的零部件公司,得到34家公司,分析2017-2019年零部件公司毛利率变化。2017-2019年毛利率同比下降0.5pct以上的公司占比分别为56%/56%/50%,毛利率同比下降的公司占比分别为71%/71%/65%。34家样本公司计算均值,2017-2019年毛利率同比变化幅度为-1.52/-1.37/-1.46pct。下游价格战对于零部件公司盈利影响较大,但部分公司如星宇股份、赛轮轮胎等,α属性较强盈利水平仍实现持续提升,其中赛轮轮胎主要受益于欧美双反政策下海外工厂的布局,星宇股份主要受益于配套核心客户一汽大众等的产品升级。

世界上最大的收藏家汽车拍卖行RM Sotheby's接受加密货币支付:11月19日消息,周三,按总销售额计算,全球最大的收藏汽车拍卖行RM Sotheby's宣布该公司将接受通过Bitpay接受加密货币支付。该公司即将于 11 月 19 日举行的 Guikas Collection 拍卖将是 RM Sotheby 首次接受收藏汽车数字货币付款的拍卖。(bitcoin news)[2021/11/19 6:59:05]

细分赛道来看,高壁垒的细分领域毛利率受影响或偏小。我们选取市场关注度较高的零部件细分赛道如铝压铸件、热管理、汽车电子、汽车饰件等,每个赛道选取代表性的一些公司,分析各个赛道2017-2019年毛利率的变化。我们发现,2017-2019年之间,高壁垒赛道汽车电子毛利率下降幅度较小,三年间毛利率同比变化幅度分别为-0.8/+0.3/+0.4pct。

2.2.2.展望:零部件业绩分化,年降压力或于Q2-Q3体现

本轮价格战,合资车企占比持续下降,尾部新能源车企加速出清。根据交强险数据,2023Q1自主品牌占比达到48%,较2019年的36%显著提升,合资品牌份额持续下降。在新能源乘用车领域,2023Q1比亚迪销量占比38%,特斯拉销量占比11%,CR8占比77%,步入2023年后,受价格战影响及头部主机厂多款新车型发布及上市,新能源尾部车企呈现加速出清态势。对于零部件公司而言,头部主机厂产业链企业,预计随主机厂份额提升获得业绩及份额增长,业绩表现领先于行业均值。2023年初至今新能源主机厂销量CR8主机厂为比亚迪、特斯拉中国、广汽埃安、吉利汽车、上汽集团、长安汽车、理想汽车、吉利汽车、上汽通用五菱。

减值损失加大零部件企业业绩分化程度。复盘上一轮价格战,2017年伊始,零部件企业整体减值损失未明显增加,2018-2019年随汽车销量下行及竞争格局逐渐清晰,减值损失快速增长。本轮价格战,合资客户、燃油车客户或新能源尾部车企客户占比较高的零部件企业,受主机厂销量下降影响,需求降低,公司商誉、库存商品、应收账款及固定资产或出现减值风险,与自主车企及新能源头部车企产业链公司的业绩分化程度加大。

盈利能力方面来看,新能源车由于上游电池原材料的大幅降价带来了较大降价空间、一定程度上或可缓解产业链其他零部件供应商的压力,考虑到零部件厂商新能源业务占比的提高,我们认为本轮价格战零部件公司年降压力或小于上一轮。2023年全年来看,考虑到价格战向上游传导的滞后性,我们预计价格战对零部件企业的年降压力或于Q2-Q3逐步体现,具体仍需跟踪观察板块后续盈利能力变化,但预计对于零部件板块整体盈利能力的影响或较前一轮价格战影响较小,部分经营韧性较强、α属性较强的公司预计仍将有靓丽的盈利表现。

2.3.出口步入新阶段,产能全球化布局提速

2.3.1.出口需求旺盛,多因素催化全球化布局加速

疫情期间零部件出口金额高增长,2021-2022年零部件板块海外收入占比提升。疫情对海外汽车供应链产生较大冲击,而国内产业链恢复时间相对较早,叠加我国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方面的领先优势,疫情期间零部件出口金额实现高速增长,2021年-2023年前4个月,零部件出口金额同比分别+33.7%/+7.3%/+15.8%。伴随海外车市供应链有所修复、需求回暖,A股零部件板块海外收入占比自2020年26%提升至2022年29%。

逆全球化趋势抬头,汽车产业链贸易摩擦加剧。为了促进本国新能源车相关产业链的快速发展,美国、法国等分别出台差异化补贴政策,以扶持本国相关产业链发展。同时海外对国内包括钢材、轮胎等在内的出口产品收取较高双反关税。疫情叠加能源成本大幅增加,海外一批中小型零部件公司迎来破产潮。疫情期间,海外车企供应链受影响较大,停产、减产冲击以及原材料采购成本、能源动力费用成本增加带来海外中小公司破产潮。据环球时报报道,2022年14个西欧欧盟国家、挪威、瑞士、英国以及东欧欧盟国家,破产公司数量合计接近20万家。贸易摩擦加剧及主机厂保供需求的背景下,部分零部件公司更加倾向于海外建厂布局产能,以规避关税等带来的不利影响,而海外一批中小型零部件公司的破产潮也带来机遇,多重因素催化,零部件公司全球化布局提速。

德国Auto1 FinTech推出欧洲区块链汽车融资智能合约:10月7日消息,Auto1 FinTech正在取消其核心业务汽车融资中的所有手动输入和纸质流程,其与融资汽车相关的所有文件、文件和流程都将基于智能合约,通过智能合约最大限度地提高数据安全性和效率,并将汽车融资所涉及的总支出和文件减少到最低限度,这些智能合约包含车辆所有相关信息和流程。

Auto1 Fintech为二手车市场提供快速简便的数字融资解决方案。该公司宣布的目标是为移动的所有领域提供创新融资和支持。Auto1 FT成立于2017年底,目前在德国和法国开展业务,总部位于柏林和阿姆斯特丹。[2021/10/7 20:11:00]

2.3.2.出口进入第二阶段,零部件海外产能陆续释放

乘用车出口加速,零部件海外业务步入第二阶段。凭借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实现欧美市场突破以及品牌地位的提升,中国车企出口加速,2022年出口量253万辆同比+57%,2023年1-4月出口增速持续向上,我们预计2023年乘用车出口销量有望达到381万辆,同比增长51%。对于零部件企业而言,其海外业务的第一步即跟随国内车企的乘用车配套出口及国内生产并出口到海外,前者的配套收入一般算作国内收入,不在公司的海外业务中统计,2022年零部件企业报表端海外收入占比29%,实际海外收入超过该值;后者为直接出口给海外主机厂或零部件厂,这部分直接在报表端的海外收入中统计;第二步即海外建厂配套,也是近年来零部件企业重点布局领域,真正做到产研销全球化,零部件分板块来看,轮胎轮毂领域的出海业务已经较为成熟,其他细分领域所处阶段类似。

多家零部件公司规划新投建海外工厂,海外工厂产能预计将陆续释放。受到疫情以及原材料价格、能源动力费用上涨的影响,海外零部件供应链面临洗牌,原有的成熟供应体系被打破,零部件出海迎来发展良机,一方面疫情极端情况下供应链风险已被充分意识到,主机厂开始培养二供三供等,为国内厂商带来机遇,另一方面,部分海外零部件厂商破产倒闭内资供应商切换进入供应体系,这一过程在疫情期间已屡见不鲜,预计未来1年内或将持续进行。多家零部件厂商在墨西哥、塞尔维亚等地新投建工厂,即将迎来海外新工厂的产能释放,如银轮股份墨西哥工厂、嵘泰股份墨西哥工厂、岱美股份墨西哥工厂预计将于2023-2024年之间陆续投产。

2.4.从汽车到制造业,横向拓展能力助力持续增长

特斯拉生产制造革命,带动产业链从汽车领域不断外延。特斯拉起家于电动跑车,爆发于价格亲民的Model3及ModelY,2022年全球销量131.43万辆(资料来源:澎湃新闻),快速实现了全球化产研销,并在动力电池、热管理、一体化压铸等多项领域实现技术引领,带动汽车零部件产业链变革。2015年起特斯拉开始布局储能业务,国内工厂2023年4月落地上海;特斯拉人形机器人Teslabot2021年首次亮相、后Optimus于2022年再次亮相,有望于2025年实现量供。特斯拉引领的生产制造革命,同时带领产业链企业从车载零部件领域向充电桩、储能、人形机器人等不断外延,打开行业天花板和增长空间。

3.投资分析

3.1.优选成长性好的细分赛道

3.1.1.低渗透率赛道受益于消费及技术升级

车型内卷带动配置升级,低渗透率板块成长性更好。一方面,当前消费升级、高端化、配置内卷等催化新产品渗透率提升,汽车从代步工具属性逐步向“第二个家”属性演变,自主品牌车型高端化、更多增量配置有望逐步普及,如空气悬架配置提升舒适性、独立大功率功放优化音响效果、矩阵式大灯促进照明智能化;另一方面,技术迭代催化新产品渗透率提升,如一体压铸工艺大幅减少车身焊接的工作量与工作时间,绒面超纤提升内饰件舒适度。

IoTeX正式加入汽车区块链倡议联盟(MOBI):官方消息,公链IoTeX正式加入汽车区块链倡议联盟(MOBI),将在移动出行领域与MOBI联盟的主要成员,共同探索新型区块链网络车辆驾驶解决方案。

MOBI成立于2018年5月,由宝马、福特、美国通用汽车等汽车行业巨头发起,旨在协调整个汽车行业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的发展。其成员包括宝马、福特、通用、本田、博世等汽车领域巨头。

IoTeX作为硅谷开源项目成立于2017年,以链接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为发展目标,是与以太坊全兼容的公有区块链。[2021/9/1 22:52:05]

3.1.2.低国产化率赛道拥有更大成长空间

高价值量&低国产化率板块,天花板更高、成长空间更大。汽车零部件的业绩直接受到全球汽车销量影响,在销量较为平稳的情况下,汽车零部件的单车价值量越高、对应行业天花板越高,相应领域的汽车零部件企业更有可能成长为收入、利润和市值更大的公司。而考虑部分零部件技术壁垒较低,自主企业已经占据一定市场份额,当前国产化率更低的板块未来成长空间更大。高价值量&低国产化率的板块主要集中在高压线束、热管理系统、座椅总成、安全系统、副车架、悬架系统、制动转向系统、车身传感器、智能座舱/网联领域。低国产替代率的细分赛道包括高压线束、座椅总成、被动安全系统、汽车传感器等细分领域。

3.2.看好自身成长驱动力强的优质个股

3.2.1.头部主机厂集中度提升,产业链公司伴随客户共成长

比亚迪、特斯拉、理想、奇瑞等主机厂表现强势,市场集中度提升。受益于新能源大趋势以及出口市场的逐步拓展,比亚迪、特斯拉、奇瑞、理想等车企表现强势,2023年前四个月比亚迪/特斯拉/奇瑞/理想等主机厂销量表现亮眼,实现销量72.3/17.8/42.6/8.0万辆,同比+83%/+61%/+63%/+123%,远高于行业整体6.9%的增速,乘用车市场集中度提升。

零部件公司有望伴随头部主机厂共同成长。价格战或加速尾部车企的出清、同时合资品牌份额或将加速下滑,优质自主品牌车企的份额有望实现进一步提升,相关产业链零部件公司有望受益。客户结构以优质自主品牌以及强势新能源车企为主的零部件公司,比如比亚迪、奇瑞、特斯拉产业链公司有望伴随下游客户共成长。

3.2.2.受益欧美车市复苏,全球化布局企业成长空间广阔

目前欧美等地区车市仍处于复苏阶段,2023年以来单月销量同比增速走高。分析目前全球主要地区车市复苏的所处阶段,2023年1-4月欧洲/美国/中国的单月月均销量分别为疫情前2019年同期月均销量的73.3%/63.2%/98.6%,欧洲和美国等地区车市销量较疫情前仍有较大差距,整体处于复苏进程中。海运费同比大幅回落,海外营收占比较高的公司运费压力缓解。2021年来疫情导致供应链紊乱,叠加欧美地区宽松的货币政策,外贸需求大幅增长,集装箱运价指数水涨船高。伴随受疫情扰动影响的供应链逐步恢复,以及新船大量交付、集装箱运力的增长,集运价格指数有所回落,目前上海港/宁波港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基本已回落至疫情前正常水平。部分海外营收占比较高的公司以出口为主,海运费的回落有望带动公司运输成本的下降、毛利率的逐步回升。

我们认为全球化布局的公司2023年业绩表现或较好,一方面国内下游需求承压情况下,海外尤其是欧美地区车市复苏带来机遇,从量的角度看,全球化布局的零部件公司把握新能源产业链出口机遇,2023年需求压力或较小,另一方面,集装箱运价同比回落幅度较大,从利的角度看,全球化布局的公司受益于运费成本缓解、盈利修复弹性或更大。长期来看,全球化布局的零部件公司长期成长空间更广阔。伴随自主品牌销量快速提升、内资车企出海加速及部分零部件厂商在特斯拉中供应产品及份额的提升,自主零部件公司也有望快速成长,多家零部件公司如旭升集团、新泉股份、银轮股份、爱柯迪等加速海外产能布局,未来内资零部件公司有望走出全球性细分领域龙头。

上海汽车集团入局区块链 车载中控将应用Elastos系统:据腾讯科技报道,据悉,国内最大汽车厂商上海汽车集团与区块链项目亦来云Elastos达成合作。未来,上汽将在车载中控系统应用Elastos的区块链技术进行身份确认,连接和控制车内其它子系统,构建一个智能汽车的统一软件开发平台。据悉,整个预研项目分为车载中控台、汽车控制器、高性能计算机和用户手机等四个部分。[2018/1/28]

3.2.3.开拓第二成长曲线,零部件企业打开新成长空间

通过开拓新产品、新的下游应用领域开拓第二成长曲线的公司,业务持续迭代拓展,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我们认为在2023年新能源车销量增速放缓、下游需求承压的情况下,产品端或者下游应用端有新突破、发力开拓第二成长曲线的公司自身内生的成长动力较强、可以一定程度上对冲下游需求增速放缓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继峰股份从座椅部件头枕、扶手等拓展至座椅总成,明新旭腾从真皮材料拓展至超纤革材料,松原股份从安全带拓展至方向盘及安全气囊,合力科技从铸造模具拓展至铝高压压铸件以及副车架,瑞鹄模具从覆盖件模具拓展至冲压焊接件以及铝压铸件。

3.3.投资分析

明新旭腾:转型内饰材料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公司未来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真皮业务客户结构持续优化,超纤绒等新材料有望快速放量。公司真皮业务的传统客户包括大众、奥迪、通用等合资主机厂,近几年公司积极拓展自主品牌客户,已实现小鹏、哪吒、阿维塔等客户的配套供货。此外,真皮原材料价格自2022年以来逐步回落,截止2023年4月,盐渍牛皮和蓝湿牛皮的进口价格相比于2021年的最高点分别已回落36.5%和48.6%,公司真皮业务的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恢复。超纤绒业务空间大、格局优,公司目前已实现配套大众、奥迪、阿维塔、问界、捷途等多家主机厂,并且积极推动绒面超纤核心化料的自制,目前已实现色母粒、丙烯酸等化料的自制,未来有望进一步实现核心化料水性聚氨酯的自制,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高。此外,公司积极拓展其他内饰材料,目前已成功研发并实现贴面超纤、PU、PVC等材料的量产,补齐在中低端产品的空缺,并且积极布局硅胶革等新材料的前沿研发。此外,超纤、PU和PVC的部分核心化料如水性聚氨酯等可以实现通用,从而可以发挥规模效应、有效降低成本。

松原股份:新客户+新产品,被动安全国产替代加速

安全带客户与产品结构双优化,气囊与方向盘新产品有望加速放量。公司客户结构沿“自主低端-自主高端-合资-外资”持续优化,公司近期成功拓展的客户包括比亚迪、蔚来等,拓展中的客户包括南北大众和理想等。公司高性能安全带销售占比逐步提升,2022年的平均售价已达50.28元/条,同比增加6.65%;主动安全带已和奇瑞、东风乘用车、吉利、理想等主机厂进行研发,其中奇瑞的项目已经完成产品验证,首款产品搭载在奇瑞的T/E两个平台上,预计于2023年进入全面量产。公司气囊与方向盘新业务快速导入安全带客户,2022年全年新增了26个定点项目,在研项目包括吉利、上汽通用五菱、奇瑞、神龙、北汽福田、合众等主机厂的多款车型。此外,公司持续推动自制率的提高,公司拟在安徽巢湖新建1.2万米织带和200万件囊袋产能,并且还组建了电子电气事业部,目前已实现多功能方向盘部分开关的批量生产装配,并且加大投入研发气囊控制器等电控类产品。随着自制率的逐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继峰股份:自主乘用车座椅龙头,持续拓展新产品打开增长空间

传统主业盈利有望提升,乘用车座椅总成屡获突破并进入量供阶段。公司传统主业座椅头枕、扶手为国内龙头,2022年受原材料涨价及疫情影响盈利能力,2023年受益于原材料、海运费下降,盈利能力提升可期。公司2021年7月斩获蔚来座椅总成订单以来,陆续在奥迪新能源全球平台、一汽大众等领域率或突破,当前在手订单超50亿元。中高端座椅总成单车价值量高、市场空间大(全球2000亿元+)、竞争格局好、消费升级趋势显著,继峰依托格拉默的协同效应成功进入乘用车座椅总成领域并进入量供阶段,未来成长空间可期。

保隆科技:TPMS+空悬+ADAS+轻量化多业务发展,原材料下降带动盈利能力提升

空悬国产化降本刺激渗透率提升,公司为空簧国内龙头、总成能力渐显。受益于供应链拆分发包及国产化降本,空气悬架成本从1.2-1.5万元下探至6500-8000元,随着空气悬架在乘用车的渗透率不断提升,我们预计行业需求规模或将扩容。公司为自主空簧龙头,2020年至今国内发包项目大多由公司获取,当前在手订单超65亿元,且在研空气供给单元、减振器及控制器。同时随公司空簧业务进入量供阶段,主机厂新发包订单要求提高,一般需验厂后才可进入报价、订单环节,行业进入壁垒提高促进先发企业优势显著。车载传感器两条腿走路,车身先行、ADAS迎头跟上。1)车载传感器分为车身感知传感器和环境感知传感器,车身传感器行业成熟,公司通过自研及并购掌握MEMS、光学类、速度类、位置类多种核心技术,拥有一揽子打包供应能力,当前国内车身传感器以海外企业为主,缺芯、疫情及国内车型“内卷”刺激下,国产替代加速,公司竞争力更强。2)ADAS传感器受益于智能驾驶发展大趋势,公司可量产供给毫米波雷达、超声波雷达及车载摄像头,并与传感器结合形成魔毯空悬、行泊一体控制器、360环视系统等产品,已定点多家客户。

新泉股份:客户结构优异,有望成为tier0.5级平台型饰件企业

产品线不断拓展,所处行业规模广阔。公司所处的内外饰件行业单车价值量10000-15000元,竞争格局分散,国产替代潜力较大。公司成立以来不断拓展产品品类,不断拓展门内板、衣帽架、保险杆、塑料尾门等产品,并于仪表板总成领域成长为自主龙头。客户结构优异,集中度随客户增长。近年来乘用车领域自主品牌占比提升、头部新能源车集中度提升趋势显著,燃油车及尾部新能源车企加速出清,公司主要配套北美头部新能源车企、比亚迪、吉利汽车、奇瑞汽车、理想汽车等市占比较高、销量持续提升的头部主机厂,且以新能源车业务为主,充分受益于自主和新能源车企的放量及集中度提升。

瑞鹄模具:客户资源优质,业务可拓展性强

从传统装备业务拓展至冲压件、小型铝压铸件、一体压铸件等业务,业务可拓展性强。公司传统业务主要是装备类业务,汽车零部件业务近2年刚刚起步,动总壳体类压铸件2022年底量产,2022年贡献营收1400多万,此外公司借助奇瑞优质客户资源开拓了冲压件、一体压铸件等业务,预计于2023-2024年间陆续量产。据公司公告,公司子公司瑞鹄浩博规划新增冲压件产能超过2200万件,子公司瑞鹄轻量化规划新增铝合金压铸件产能,公司零部件业务高增长可期。和达奥合作切入轻量化底盘领域,新产品持续拓展,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公司投资奇瑞科技全资控股子公司达奥科技,并与达奥科技合作成立一家控股公司,主营新能源汽车轻量化底盘产品开发,产品包括轻量化连杆、控制臂等。公司零部件产品从车身结构件、发动机系统、三电系统等,拓展至轻量化底盘领域,展现出了良好的产品开拓、业务拓展能力。

旭升集团:产品快速迭代拓展,向平台型铝部件供应商进发

汽车领域内新工艺、新产品持续拓展,汽车领域外下游应用持续拓宽,公司向平台型铝部件供应商进发。1)公司持续进行研发投入、不断开拓新工艺新产品,2022年成立了系统集成事业部,系统总成产品包括副车架总成、防撞梁总成、控制臂总成等的开发快速推进,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开拓产品品类、打造平台型铝部件供应商。2)基于公司已掌握的压铸、锻造、挤出等工艺,公司开发了储能结构件、铝瓶等产品,下游应用拓展至储能、食品、消防等领域,成长空间进一步打开。伴随全球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需求增加、市场扩容,公司储能结构件业务有望享受行业红利,为公司贡献第二成长曲线。

赛轮轮胎:营收稳定增长,液体黄金未来可期

国产替代持续进行,原材料下降带动利润加速释放。据米其林2022年年报,全球轮胎企业市场规模1800亿美元,CR3占比35%上下,主要为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中国轮胎企业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并凭借性能及成本优势与全球胎企竞争,不断提升市占比。国内轮胎企业直接成本占比近80%,主要原材料包括天然橡胶、复合橡胶、炭黑、助剂及钢丝帘线,受益于原材料成本的快速下降,刺激利润端释放。同时公司“液体黄金”打破“魔鬼三角”定律。2016年世界首创的合成橡胶液相混炼技术获得2017国际轮胎技术年度提名奖,以优异的材料性能打破了破了困扰世界轮胎行业多年的“魔鬼三角”定律,未来凭借相关产品有望获得品牌及盈利能力提升。

森麒麟:智能制造优势显著,欧洲、非洲率先工厂布局

国产替代持续进行,原材料下降带动利润加速释放。据米其林2022年年报,全球轮胎企业市场规模1800亿美元,CR3占比35%上下,主要为米其林、固特异、普利司通,中国轮胎企业主要占据中低端市场,并凭借性能及成本优势与全球胎企竞争,不断提升市占比。国内轮胎企业直接成本占比近80%,主要原材料包括天然橡胶、复合橡胶、炭黑、助剂及钢丝帘线,受益于原材料成本的快速下降,刺激利润端释放。人工效率高于行业,智能制造优势显著。公司将智能制造引入轮胎生产工艺流程,实现轮胎生产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可视化及可溯化,构建工业互联网和生产制造物联网体系,带来生产成本降低及生产效率提升,从而实现超过行业的人均收入和业绩。

合力科技:铸造模具为基,新业务多点开花

一体压铸模具高壁垒、高增长,公司具备先发优势,业务开拓可期。伴随多个主机厂一体压铸车型的推出,一体压铸模具市场有望迎来扩容。一体压铸模具壁垒高、客户粘性高,我们认为近两年为行业格局定型的关键窗口期,有大型车身结构件模具开发经验、近两年有客户项目突破的供应商或有较大机会享受行业红利。合力科技之前开发过减震塔结构件模具,具备大型模具开发经验和技术上的先发优势。从压铸模具、试模件供应切入铝压铸件批量供应,新能源零部件业务订单饱满,副车架从0-1逐步开拓。公司开拓新能源铝压铸件新业务,据公司公告,目前公司零部件业务订单饱满,客户包括比亚迪、宁德时代、海康威视等,伴随定增5.4亿零部件产能释放,零部件业务有望贡献增量业绩。此外,公司借助核心大客户的客户资源开拓铝合金副车架业务,副车架产品有望逐步放量。

星宇股份:车灯产品升级,持续拓展自主品牌客户

车灯产品与客户结构双优化,公司未来有望持续高增长。产品结构方面,前照灯出货量及占比不断提高,2022年公司前照灯出货量达703.05万只,同比增长12.29%,出货量占比达12.09%,同比增加2.14pct。车灯产品结构升级推动车灯ASP不断提升,2022年公司车灯ASP已达129.27元,同比增长15.43%。此外,公司积极投入ADB、HD-ADB和DLP等智能前照灯的研发,车灯产品结构有望持续升级。客户结构方面,公司车灯业务的传统客户主要是大众、奥迪、丰田等合资品牌,近几年公司加大对自主品牌客户的拓展,目前已成功进入奇瑞、吉利等传统自主,以及理想、蔚来、小鹏、问界等新势力,客户结构持续优化。此外,公司塞尔维亚工厂已于2022年正式投产:上证e互动),有望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为公司发展提供新增量。

常熟汽饰:新能源客户快速放量,本部持续高速增长

新客户+新产能+新业务,公司有望持续高增长。新能源汽车尤其是高端新能源乘用车的热销给公司带来非常大的机遇,除特斯拉以及蔚来、小鹏、理想等头部新势力车企,公司还拿到了比亚迪、奇瑞新能源、零跑、哪吒、集度、小米、华人运通、ARCFOX极狐、大众MEB、奔驰EQB、宝马EV、英国捷豹路虎、北美ZOOX、越南Vinfast等重点品牌的订单。目前,公司在全国已实现十五个基地的布局,其中:1)合肥、大连、肇庆三大新基地预计于2023年小批量投入生产,主要量产项目包括大众安徽、奇瑞、小鹏、比亚迪等客户的新项目;2)安庆基地于4月18日的对外投资公告进行披露,目标客户是奇瑞等主机厂。公司还实现了内饰业务向外饰业务的突破,公司的外饰、自动化装备、模具设计制业务成功进入了宝马的供应商体系,新业务有望逐步提供增量收入。此外,公司的联营公司一汽富晟在乘用车座椅领域积累深厚,外部客户拓展顺利,未来有望和本部内饰业务形成高度协同,共同实现持续高增长。

标榜股份:汽车尼龙管路龙头,新能源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传统业务、新能源业务双轮驱动,零部件自制率逐步提高。尼龙管路在轻量化、易加工、易安装、耐腐蚀、性能挖掘潜力大等方面,相比金属和橡胶管路更具优势,尤其契合新能源汽车对于管路的要求,渗透率有望逐步提高。公司燃油车尼龙管路业务稳步发展,目前已获得大众EA888和下一代EA211平台1.5T发动机项目的30余项产品定点,预计22-23年全面SOP,单车价值量得到提升。新能源业务方面,公司于2022年成功开拓大众安徽、理想新晨、欣旺达等新客户的项目定点,22年底在手的57项新能源项目定点预计将于2023年陆续实现SOP。此外,公司推动塑料件以及阀泵等功能件逐步实现自制。

精选报告来源:。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15ms0-0:632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