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香港高度繁荣的国际大都市,经济发达,生活水准高,工资也高得吓人,券商中国记者在香港旺角一处装修中的临街餐厅看到一则招聘,就连服务员月收入也要12000港元起,而内地类似岗位每月只有两三千元人民币。
在内地,金融行业整体薪酬远高于其他传统行业,那么香港金融行业的薪酬情况怎么样?去年,在港拆分上市中资券商集体取得“好收成”,可参考之前报道《在港上市中资券商去年业绩“大丰收”:港股牛市赚钱凶猛,“一带一路”充满商机》,据记者统计,港股独立拆分上市的券商中,国泰君安国际人均薪酬最高,为134.76万港元,申万宏源人均薪酬最低,为71.65万港元。
数据还显示,在高管薪酬方面,中资高管薪酬远不及国际投行。
香港券商人均薪酬个别低于内地
Cobo:可为在港申请牌照的交易所提供多种灵活的解决方案:6月15日消息,数字资产托管解决方案提供商Cobo今日发文,深度解读香港数字资产交易所和基金申牌托管要求及解决方案。
Cobo表示,对于计划申请牌照的数字资产交易所,香港证监会针对托管技术的要点如下:(1)必须由数字资产交易所全资拥有的附属公司提供托管,此设定意味着不允许交易所使用第三方托管商的托管服务;(2)对于交易所采用的托管技术,香港证监会持开放态度;(3)冷热钱包的资产配置及保障,98%的用户资产必须放在冷钱包,其他不超过2%的用户资产则存放在热钱包;交易所必须为冷钱包中50%资产、热钱包中100%资产提供保障,保障可以是第三者保险、信托方式拨出的资金及银行担保。(4)交易所使用白名单地址机制规管客户出入金,确保用户是与属于自己或可接纳的第三方钱包地址进行交易。(5)私钥必须保存在香港本地, 以确保能有效监察及执法。[2023/6/15 21:37:13]
年报显示,在港上市中资券商2家人均年收入超过百万港币。
三星资产管理公司将于1月13日在港股上市“三星比特币期货主动型ETF”:1月12日消息,三星资产管理公司今日宣布,将于1月13日在港股上市Samsung Bitcoin Futures Active ETF(三星比特币期货主动型ETF)(代码:3135.HK)。
该ETF是一种通过投资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上市的比特币期货,寻求获得与现货比特币尽可能相似的投资业绩的产品。该ETF主要投资于CME比特币期货,在某些情况下,还投资于一些CME微型比特币期货。(韩联社)[2023/1/12 11:07:25]
在立拆分上市的中资券商中,国泰君安国际人均薪酬最高,为134.76万港元,申万宏源人均薪酬最低,为71.65万港元;其他三家依次为:海通国际人均111.91万港元,兴证国际人均97.53万港元,交银国际人均84.33万港元。
动态 | 路透社:金融壹账通或放弃在港上市,拟赴美上市以寻求更高估值: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平安旗下金融科技服务云平台金融壹账通(OneConnect)将上市 IPO 挂牌地点由香港改为纽约,拟赴美上市寻求更高的估值。同时,路透社表示该公司估值约为 80 亿美元,并将通过 IPO 筹集约 10 亿美元。此前报道,平安集团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平安金融壹账通与平安壹钱包的合并已经落空,知情人士表示,合并落空的原因是央行不允许境内支付机构采用 VIE 架构,同时此前中国平安已委任高盛、摩根士丹利及摩根大通处理金融壹账通处理上市事宜。根据金融壹账通官网,其区块链产品壹账链团队由 IBM HyperLedger Fabric 联合创始人领衔,自主创新并研发了业内技术领先的壹账链 BaaS 平台和 FiMAX 底层框架,在金融、房产、汽车、医疗、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14 个业务场景中进行探索。[2019/9/23]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人均薪酬=雇员福利开支部分中薪金、花红及津贴/员工人数。
公告 | 能源市场与能源金融实验室在港中大(深圳)成立 将涉足能源区块链领域:据深圳侨报今日报道,昨日下午,由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发起成立的“能源市场与能源金融实验室”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正式揭牌成立。实验室将在能源金融产品设计、电力市场仿真与交易辅助、能源大数据、能源区块链等领域推动现有技术的产业化。[2018/7/4]
一位香港券商业内人士介绍,其他的两项,客户主任佣金是佣金,因为有可能会有一些是给自由职业,或不是合同员工的报酬;退休金计划供款是指强积金。
需要强调的是,从年报中得出的平均工资并不能完全反映券商员工的真实收入情况,所得为估计数,与实际情况或有出入,同一券商在不同岗位、不同能力的薪酬也都是不一样的,仅供参考。
一位在港上市中资券商工作人员介绍,在香港券商工资在金融行业算比较高的,投行部门因为有项目奖金,整体薪酬会相对较好,“我工作2年左右,月薪2万港元,不包括花红。”
嘉楠耘智拟在港股上市,其融资计划将用于四个方面:近日,知名矿机制造商嘉楠耘智披露将在港股上市。嘉楠耘智在生产过程中与台积电、日月光、长电科技等企业进行合作。此次嘉楠耘智拟在港股上市,其融资计划将用于以下方面:一、用于研发人工智能算法及应用的芯片;二、用于研发区块链算法及应用的芯片;三、用于通过进行海外策略投资,并在全球建立办事处以扩大相关业务;四、用于优化公司供应链。[2018/5/17]
不过,这位来自内地的工作人员表示,和内地相比,香港生活成本要高很多,特别是房价。“关键是房子买不起啊!”
另外一位非上市在港中资券商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公司投行业务的前台通常收入较高,刚毕业的大概基本工资月薪在2万5港元左右,不包括花红、津贴等。
据记者了解,不少在港工作的券商员工,一些还是业务骨干,选择在一河之隔的深圳置业,虽然上下班需要过关不是很方面,但房价差别很大,在港很难买房。
和内地上市券商相比,这几家券商的平均收入也没有高出很多,个别比前几名还要低。
据不完全统计,内地上市券商人均薪酬前3位的分别是:国金证券,海通证券,兴业证券,不过这些薪酬的单位是人民币。
简单按照0.85左右的汇率折算在港上市中资券商对应的人民币平均薪酬分别是,国泰君安国际、海通国际、兴证国际、交银国际、申万宏源。
香港特区政府统计处网站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7年5月至6月,香港全行业人均月薪16800港元。
据调查,香港人均年收入世界排名第18名,为42,096.88美元,折合约33万港元。虽然在世界排名靠前,但相比高昂生活成本排名来说,其实并不算高,特别是房价,香港的房价均价已突破10万元/平方米。
中资高管薪酬远不及国际投行
通过梳理披露的年报可发现,尽管中资力量不断崛起,许多中资券商也都交出了亮眼的成绩单,可是其高管们的薪酬水平与外资行的高管相较还是略显“寒酸”,存在着一定的距离。
兴证国际年报显示,最高薪酬人士中有1人薪酬区间最高在850万到900万港元区间。
申万宏源高管薪酬中有2人薪酬最高区间在500万到700万港元区间。
国际投行巨头高管年薪可谓一山还比一山高。
摩根大通、摩根士丹利、高盛集团、花旗、美银美林等国际投行首席执行官的薪酬均超过1亿人民币,其中,花旗的CEOMikeCorbat和美银美林CEOBrianMoynihan2017的年薪均超过2300万美元,轻松突破亿元人民币大关;高盛CEOLloydBlankfein在2017年年收入24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超过1.5亿;摩根大通的CEOJamieDimon2017年的年薪达到了295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5亿。
瑞士银行CEOSergioErmotti2017年的全年薪酬为149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9400万元;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相对较少也有2600万人民币。
近年来,中资金融机构从外资投行手中夺取业务的势头日益迅猛。尤其在亚洲市场,外资投行已经很难像过去那样轻轻松松等着客户上门,占据大笔市场份额了,但其高管和人员薪资与外资行相比仍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中资券商需要国际化激励机制
国家政策及行业趋势,为中资券商推进国际化战略带来了重大机遇。在广纳人才,进一步加强各条业务线发展方面,在港中资券商也在不断探索。
海通国际相关负责人介绍,海通国际有国际及香港本地管培生计划,主要培育海外及香港知名大学的毕业生。去年,公司内部还开展了员工国际交流计划,派驻总部员工到海外办公室工作交流。
中信证券年报显示,2017年,实现境外业务收入56.2亿元人民币,占全部营业收入的12.98%。
中信证券表示,2017年是公司国际业务发展的关键一年,中信证券国际与其下属公司完成业务整合并实现快速发展。投资银行是未来国际业务的其中一个重点。在经历业务整合后,2017年国际业务平台逐步恢复稳定,并招聘了一批资深员工。2018年将继续对人才的投入,尤其是针对中国股票资本市场和债券资本市场、东盟的重点地区等机会相关的人才。
国泰君安国际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阎峰两会期间接受券商中国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泰君安国际是最早到香港从事业务的中资券商,1993年步入香港,1995年开始做业务,在香港的经营历史已经20多年来。
阎峰认为,一流的服务、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机制才是产生一流投行的基础,但这些都有了仍然不一定是一流的投行,一流的投行还需要具备综合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解决其他券商无法解决的问题。
不过,一位在港中资券商负责人表示,香港市场是国际化的市场,在港中资券商要想打造成国际投行,就需要引进国际化的人才,比如,一流的分析师,提供一流的研究报告,开发国际化的产品。目前,中资券商在国际化人才引进的激励机制上,还有很大的提升和改进空间。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