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Morty,深潮TechFlow
SocialFi是当下最为热门的Web3叙事之一。
不过,需要注意,目前SocialFi的使用者大多的参与动力是空投预期。与其说他们是SocialFi的参与者,不如说他们是加密空投的「投机者」。
此种现象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是,Web2所塑造的用户体验和用户习惯已经深入人心。而在参与Web3社交应用时,用户们不仅需要创造一个加密钱包,他们还需要多次在链上进行签名操作。相较于Web2独角兽们所构造的「手机+邮箱+密码」的易用账号体系,Web3社交应用是高门槛和低体验的。
就像Binance最近宣布的IEO项目HookedProtocol。它旨在通过游戏化学习和X-2-Earn的方式,降低Web3的准入门槛,以达到吸引更多人参与Web3的目的。这在侧面也映射出Web3用户的稀缺。正如上文所提到的,SocialFi的先行参与者大多是空投猎人,真正的社交图谱和联系稀薄,无法组成一个巨大且蕴含价值的社交网络。
因此,可以预见,未来的Web3将以流量为王。能够将Web2流量导流向Web3世界,以及能够处理如此庞大流量的Web3应用将在未来取得亮眼的表现。
于是,我们也有足够的理由期待,未来Web3社交应用将会像最初Facebook为大学生们构建社交图谱那样,帮助那些涌入Web3的流量用户们建立广泛的联系,最终形成规模效应。
Web2社交网络的缺陷
目前,我们也需要正视Web2社交网络存在的数据操控、价值分配不公等问题。
Cobo通过SOC 2 Type II认证:5月9日消息,数字资产托管解决方案提供商 Cobo 宣布已通过数据安全和隐私标准 SOC 2 Type II 认证。该认证由第三方审计机构德勤对 Cobo 的安全策略、程序和控制进行了为期数月的广泛审计后授予。SOC 2 Type II 报告提供了确保 Cobo 的安全措施可靠有效的保证,证明了 Cobo 有能力保护客户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维护系统可用性、流程的完整性和保密性,进一步巩固了 Cobo 作为安全可靠的加密货币托管技术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领先地位。[2023/5/9 14:52:15]
这些问题同样让我们有理由期待Web3社交网络的到来。
在传统Web2互联网中,像Meta、Google这类顶尖公司掌握了大量的用户画像和行为数据。这些数据累积在为这些公司捕获巨量价值的同时,也会为Web2互联网用户构建一个巨大的中心化黑箱。一旦黑箱被攻破,不论是数据泄露还是私下售卖数据,用户最终会成为受伤主体。
此事已有前车之鉴。
同时,根据用户画像和行为数据,Web2互联网公司会通过算法为用户构建一个注意力囚笼。就像奶头乐理论所泛指的,那类能让人着迷、又低成本、能够使人满足的低俗娱乐内容,将通过算法源源不断地输送给用户,以吸引用户在自身应用程序中的停留时间,完成用户留存。
在互联网急速发展的过程中,互联网公司们靠着为用户提供便捷服务,获得了巨大的流量。又通过收集用户画像和行为数据,互联网公司们从社交用户的注意力经济中攫取了超额的价值,并一跃而起,成为如今的庞然大物。
但在这过程中最重要的互联网生态贡献者,也就是互联网服务的用户们,却只获得了狂轰滥炸的广告和算法构建的注意力囚笼。
在传统的互联网中,收益分配模型就像一个巨大的金字塔,站在塔尖的平台获得大部分利润,然后再一层层地向下分配利润。最顶尖的影响力社交用户获得最多的利润,内容高产出且优质的社交用户会因为影响力不够而无法获得与其付出相匹配的收益。而最底层的社交用户甚至在无法获得价值的同时,还要被迫在非主观意愿的情况下,观看一些商业广告和参与一些付出收获不平等的活动。
Socialfi流量聚合器Rlink完成4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2月25日消息,Socialfi 流量聚合器 Rlink 宣布完成 40 万美元种子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SevenX Ventures、Puzzle 等参投,天使投资人包括 Delphi Digital 的研究工程师 Jary Ngan 与副经理 Avi Zurlo。本轮融资用于 Rlink 从 1.0 版本主网适配器升级至 2.0 多链预言机系统,从而实现不同主网之间的数据交互,参与本轮融资的资本将在 2.0 体系中充当验证节点角色。[2022/2/25 10:15:43]
本质而言,在传统Web2互联网中,大部分价值由中心化实体掌握。而Web3致力于将价值归还到用户群体,价值同时会在各个群体中公平地流动。
Web3如何赋能社交应用?
针对以上问题,Web3社交应用将有机会且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
Web3世界主流的观点认为,SocialFi是要将「以平台为中心」的Web2社交,改善成「以用户为中心」的Web3社交系统。
从数据隐私和数据所有权的角度来看,用户的数据将会被留存在区块链上,平台失去了处置用户数据的权力。就像下图所展现的,未来用户可以需要通过钱包来访问所有的Web3应用,数据属于钱包本身,而非平台。
从社交用户的角度来讲,Web2社交网络的主旋律是「中心化实体在为社交用户提供服务的同时,也致力于从用户的行为和数据中攫取价值」,而Web3通过新的技术将这部分价值返还给了用户。
Web3给予社交用户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在社交网络中的一切行为和数据及其产生的影响力都可以轻松价值化,而且此类价值的有效变现将会直接分配给对应用户。
Socios.com开启粉丝奖励兑换门票测试功能:1月11日,据官方消息,体育和娱乐产业区块链服务提供商Socios.com宣布在其App开启粉丝奖励兑换足球俱乐部门票测试功能,支持的俱乐部包括国际米兰、AC 米兰、罗马、那不勒斯和萨格勒布迪纳摩。[2022/1/12 8:42:28]
这意味着,社交用户可以便捷地进行注意力变现。
举个例子,Web3社交网络用户可以通过观看广告来获得收益,也可以凭自愿选择广告类型,或者不观看广告。
自主权取决于用户,而非平台。
Web3平台也可以根据用户在平台中产生的行为数据,来推算用户可能会感兴趣的广告类型,并向其发送广告offer。若用户接受,即可将自身注意力变现,获得有效的代币奖励。若用户不接受,平台将不会向用户推送广告。
如果我们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来看,Web2的出现是为了解决Web1的遗留问题。但Web2并非十全十美,它又引发了新的难题,比如平台的中心化和垄断。用发展的眼光来看,Web3的到来是必然的。它能够解决Web2在急速增长中产生的新问题,同时还将为我们带来「以用户为中心的价值分配」而非以「平台为中心的价值分配」的互联网使用体验。
第一代SocialFi项目众筹写作平台Mirror?**创立的初衷正是希望能够解决此类问题。
内容创作者们可以通过在Mirror上发布内容,并允许粉丝们通过向内容创作者支付ETH的方式,将内容铸造为NFT,来进行收藏。大部分价值都分配给了付出劳动的内容创作者。而内容创作者所产出的内容都将会以去中心化的方式被铸造为NFT。这在区块链的层面上明确了内容创作者的数字版权。
不过,Mirror也经常因为文本编辑器的用户体验不够好而被诟病。
而第二代SocialFi项目的产品构思就显得更加野心勃勃。
比如,一个致力于重新解构注意力经济的Web3社交平台Seer。
SocialFi平台Torum将推出社交元宇宙和Avatar NFT:9月29日消息,SocialFi平台Torum宣布将推出社交元宇宙和第一个社交整合的Avatar NFT。Torum将基于币安智能链(BSC)发布21套Genesis Avatar NFT。每个Avatar代表Torum元宇宙中的一个唯一身份。这些BEP-1155 Avatar NFT由6种不同稀有度的Avatar碎片组合而成,这些碎片只能通过Torum Genesis盲盒NFT获得。有超过8500万个Avatar变体可供探索,让社区可以充分表达其内在创造力。由于Avatar NFT直接集成到Torum中,所有者可以将其Avatar用作社交化元宇宙头像,将“社交+NFT”概念的结合带入生活中。
每个盲盒包含一个Avatar NFT碎片,用于组装完整的Avatar NFT套件,只能使用XTM代币购买。在盲盒购买中花费的每一枚XTM将从代币供应量中永久销毁。随着XTM流通供应量的减少,它为健康的元宇宙经济中的各方创造双赢局面。从盲盒中解锁的Avatar NFT和NFT碎片也可以在Torum NFT市场上线和交易。(Bitcoin.com)[2021/9/29 17:14:45]
在产品初体验时,Seer会给人一种Web3Discord的感觉。
在现阶段,Discord已然通过诸如可定制化程度高、可扩展性强等产品优势,吸引了大多数Web3协议/项目/DAO将社区建立在其上。
Discord是一个成功的Web2应用,它做了非常多Web2的扩展,比如机器人兼容、网页展示、Webhook等等兼容功能。
SOC领涨市值前百币种:据coinmarketcap数据,目前SOC领涨市值前百币种,涨幅为16.31%,现价为0.1788美元。ALL Sports Coin希望以SOC为媒介,利用区块链技术结合体育产业和体育生态链上的应用和商业场景。[2018/5/28]
从使用体验出发,Discord是一个非常“好用”的应用程序,不论是对社区成员还是社区组织者,它为这些人提供了相当完善的基础功能。而且,我们也可以将Discord看作是一个中间件,它是社区与其他互联网应用的桥梁,社区成员可以在Discord中轻松享受到其他互联网应用的服务。
但是,适配Web2的Discord对Web3是陌生的。
因此,Seer希望通过更贴合Web3用户习惯的「可定制化」、「可扩展性」和「可组合性」来创建一个专属于Web3用户的去中心化社交应用,以取代Discord在Web3协议/项目/DAO心中的地位。
这意味着,通过Seer,社交用户们能够以非常“Web3”的方式,比如DAO、TokenSwap、NFT铸造等形式,来进行社区建设和交流。
在此基础上,Seer正在通过产品架构重新解构注意力经济,正在通过Web3新技术解决Web2互联网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遗留问题。也就是我们在上文中提到的那些问题。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Seer在产品层面的架构:
SEER-Space:Space基于E2E加密的分布式社交技术开发运行,为用户打造了多元的Web3应用场景,例如DAO、社区角色、金库、门控和第三方插件等场景。团队将会持续跟进Web3发展,推出更多贴合Web3生态的适配功能。
SEER-DID:Seer去中心化身份层。用户可以像品牌一样,灵活地在各个Seer社区中构建自己的去中心化身份。
SEER-AOE、ADS:AOE可以帮助项目方进行社区活动,为活动吸引更多流量。ADS则针对Web3广告的商业化应用场景,基于链上群体分层和链上标签识别,帮助广告商针对精准群体营销。本质上,AOE/ADS的最终目的是帮助项目方/广告商进行流量策展和精准输出,而用户也可以通过自身行为获得相应的代币奖励。
SEER-DSN:DSN是Seer的数据分布式数据存储节点,可以获得Seer生态的多方权益和流量收益。12月初,Seer将开放DSNNFT销售。DSN总数为1000,首期将销售量为300。DSNNFT是社交数据分布式存储节点权益容器。通过采用动态NFT技术,链下服务器数据将通过预言机实时传输到智能合约前端,也就是DSN前端。DSN持有者将获得Seer生态发展所带来的巨额红利。
SEER-Notify:Notify是一个自动化通知系统。用户可以基于Notify创建即时警报,每当像DeFi黑客攻击这样的重要事件发生时,Notify将自动通知用户,为用户决策提供支持。
SEER-Plug-In:正如其名,Plug-In支持其他Web3项目通过Seer所提供的插件SDK来接入Seer社区。用户可以在Seer上管理各类Web3dAPP。
总而言之,Seer是一款不能被下定义的协议集。我们不能只从去中心化Discord的角度定义Seer,它是Web3社交生态的基础服务设施,它也是Web3社区与用户相互间发生各种化学反应的容器。
基于其丰富的产品架构,我们可以清晰看到?Seer产品背后的脉络:除了最基础的Discord所拥有的社区功能外,Seer正在利用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帮助用户实现影响力和注意力的价值化。
Seer通过定义每一个用户的去中心化身份和基于行为赋予其身份标签,帮助用户和项目方都找到心仪的“TA”,实现双赢。
这是对注意力经济的一次重新解构,也是对社交网络用户注意力的一次解放。注意力的所有权将重回社交网络用户手中。更令人兴奋的是,社交用户还可以将其快速变现。
用一个更简单的例子解释就是:一个经常使用GMX、GNS等真实收入协议的重度DeFi用户在访问Seer之后,Seer会根据链上行为为用户赋予对应标签——真实收入DeFi协议用户。之后,如果有类似的真实收入DeFi协议需要寻找用户建立社区,Seer便可以为相应用户推送这个协议的广告,完成精准的广告推流。而用户也可以获得与其支出的注意力相对应的收益。
除了Seer以外,由AAVE推出的LensProtocol同样是一个野心勃勃的Web3社交应用。
Lens是一个基于Polygon链的可组合的去中心化社交图谱。与我们现有的微博、推特等社交媒体一样,具有关注、编辑资料、发布、评论和转发帖子等功能。用户在LensProtocol输出的内容都将以NFT的形式保存在区块链上。并且,LensProtocol从产品构建之初就注重可组合性,即模块化,它允许其他开发者为添加其新功能和修复BUG。
从本质来看,Seer和LensProtocol在产品架构上都在倾向于将用户/内容创作者的行为数据价值化、产品的可组合和模块化,以及在用户与用户之间构建联系。
用更简单粗暴的话来讲就是,Seer和LensProtocol这类Web3社交平台出让了权力,由此价值分配也开始向用户群体倾斜,用户自身数据和注意力话语权都将由用户自己掌控。Web3社交平台允许用户使用或者出售这些数据来获得相应的收益。
在Web3社交应用的框架下,价值会在项目方、内容创作者、社区平台和用户之间公平地流动。
SocialFi本质上是对Web2中心化社交平台的一次价值解构。就像前文所提到的,在数据层,用户掌握了自身数据的所有权,是否需要隐私取决于用户的需求。在价值捕获层,Web3社交网络可以帮助Web3价值用户进行快速的注意力变现,且不被剥削。
在Web3社交网络中,所有参与者可以享受到更公平的价值分配,即每个人都可以获得与其付出相匹配的价值。而以上种种优势都将激发社交网络所有参与者的热情,将参与者的注意力和链上价值对等,以用户为中心进行分配,产生全新的应用场景,最终推动Web3社交网络生态的长远发展。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