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行的2021全球财富管理论坛上,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指出,数字货币的创新既是市场,又是工具;既有机遇,又有风险。
他表示,我国央行数字货币实验领先全球,在央行数字货币全球化进程中,应力争主导地位,打造成全球最佳的央行数字货币。
虚拟货币市场风险高
虚拟货币市场吸引了众多的投资者、投机者。据韩国四大虚拟货币交易所统计,该国虚拟货币投资者高达581万,如无重复计数,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11%。问题在于,虚拟货币市场充斥着投机、欺诈和庞氏局。
李礼辉:数字钱包成熟后也可能成为大额支付工具: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接受采访时表示,法定数字货币现在主要还是注重于零售环节,处于在第一阶段,不一定会对大额支付构成太大冲击。但以后数字钱包成熟后,被更多的人所接纳,也可能会成为大额支付的工具,所以肯定会对银行卡的支付构成一些冲击,但这有一个过程。(新京报)[2020/10/26]
“虚拟货币的账户相对集中,关键少数位于食物链顶端,有能力操纵市场,散户往往被‘割韭菜’。”李礼辉指出,2021年1-5月,比特币价格在突破6.5万美元高点后,一再崩盘,最低跌破3万美元。众多杠杆交易在暴涨暴跌中被强制平仓,爆仓资金累计超过100亿美元。
声音 | 李礼辉:数字货币会形成跨越商业银行的金融体系:“2019金融改革与创新高级论坛暨北京大学曹凤岐金融发展基金第八届颁奖仪式”10月19日在京举办。中国银行原行长、人大财经委委员李礼辉在演讲中表示,数字货币会形成跨越商业银行的金融体系。它可能会从支付入手,进入储蓄,进入投资,进入融资和保险和资产管理领域,它可能意图对现在的金融机构取而代之。最后,如果我们的人民币不能纳入超主权的数字货币体系的话,我们也会面临未来的人民币国际化方面的挑战。(新浪财经)[2019/10/21]
以虚拟货币为主体的去中心化金融采用对等网络、智能合约、分布式账本等技术,不同的去中心化金融工具可以建立自动做市、自动清算机制,形成去中介的链上金融体系,可以脱离银行等金融中介。
现场 | 李礼辉:技术的挑战在于区块链底层技术的可靠性: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今日举办的金融界2018夏季达沃斯之夜+区块链思享会上,中国银行前行长、国家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研究工作组组长李礼辉谈及区块链领域面临的挑战时提到,制度的挑战在于线上自组织经济模式规模化的可行性,技术的挑战在于区块链底层技术的可靠性。其中他特别提到,社会性功能的实现通常需要中心需要中介,需要法律需要执法者。由数学算法充当中介、法律、执法等社会性功能,那么数学算法就必须具备社会认可的可靠性、安全性、公平性。[2018/9/17]
在去中心化金融协议的应用中,开放的网络没有准入限制,局部透明的资金流便于交易方跟踪,非中央控制的交易可以拒绝监管者的管控和审查。去中心化的金融交易可匿名、可跨境、难管制,可以成为资金非法流动和投机交易的工具。
李礼辉:法定数字货币能否取代微信支付宝取决于四个因素:日前,中国银行前行长李礼辉表示, 目前ICO的合法化目前条件还不成熟,同时,法定数字货币能否取代支付宝微信,主要取决于效率、成本、可靠性和法律地位。受制于成本,法定数字货币在日常小额支付领域不一定能够替代微信和支付宝,但是在金融资产的交易领域,比如票据交易资产交易等,就很有可能替代传统的交易模式。[2018/4/13]
Diem可能成超主权数字货币
Facebook于2019年启动全球性数字货币Libra研发,2021年明确Libra将精简为Diem,基本架构包括:单一锚定美元、建立公有链+联盟链混合型网、应用可编程智能合约、允许商户端自由切换其他支付服务、27家创始会员包括Visa、Master、Uber等。
“必须警惕的是,Diem的创始会员拥有20多亿全球用户基础,一旦获得批准,很有可能迅速发展成为全球性的超主权数字货币,有可能重构全球的货币体系和金融体系。”李礼辉表示,可能形成超越国家主权的“货币替代”,并形成超越商业银行的金融独角兽,也会强化美元的货币霸权地位,有可能排斥数字人民币进入国际市场。
打造全球最佳央行数字货币
对于未来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李礼辉提出三点建议:
第一,把数字人民币打造成全球最佳的央行数字货币。央行数字货币在全球数字经济竞争中将居于核心地位。打造全球最佳的央行数字货币,不仅有利于推进普惠金融,而且有利于在数字经济时代促进全球货币金融体系的均衡和协调。必须进一步完善底层技术架构,完善应用场景设计,完善央行数字货币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确保数字人民币在高并发市场中的规模化可靠应用。
“与此同时,应有必要策划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李礼辉认为,央行数字货币有条件成为改善全球支付环境的主要工具。我国的央行数字货币实验领先全球,在央行数字货币全球化进程中,应力争主导地位,抓紧研发数字人民币的批发型功能,适应金融机构之间支付清算的需求,谋划建设数字化国际金融中心和数字化国际财富管理中心。
目前,虽然数字人民币自身的技术架构能够达到跨境使用的基本要求,但要实现相关国家和经济体之间无障碍、高流量的跨境支付,还有很多困难。
在全球数字金融全球制度建设中,我国应该主动参与并积极争取话语权,加强国际监管协调,促进达成监管共识,努力建立数字金融国际监管统一标准。
第二,建立管控去中心化金融的安全屏障。
“去中心化金融有可能穿透一国的金融基础设施屏障和货币主权及地域金融监管边界。”李礼辉表示。
他认为,我国有必要深入分析分布式对等架构、去中心化架构等数字化技术已经具备及潜在的“颠覆性”性能,重点研究基于全新数字技术的去中心化金融工具穿越金融基础设施屏障的可能路径,研究技术对策和政策预案,构建数字金融安全屏障。
第三,建立穿透式数字金融监管。
金融创新呼唤监管创新。数字化金融监管系统应该由金融监管部门共建共享,可以对多方数据进行快速解耦和组合,可以共享多方监管数据,可以执行一致化的合规标准,应该覆盖所有的金融机构,应该穿透不同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业务,实现金融监管全流程、全方位的智能化,超越流程复杂、耗费资源的现场监管,降低监管成本和被监管成本。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