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研所谈区块链:技术上去中心化并不等于管理去中心化_区块链:区块链游戏

21世纪经济报道讯:9月10日,丰台区人民政府联合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等单位共同在北京举办“2021中国数字金融论坛”。会上,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就“区块链技术助力数字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话题发表了主旨演讲。

狄刚认为,区块链的价值和优势主要包括六方面内容:提升协同效率、促进数据共享、优化业务流程、降低运营成本、助力穿透监管、建设可信体系。区块链在争议中不断发展,到现在为止,我国区块链发展已经初见成效,已从拼专利走向了拼实力,从找场景变成了建生态。目前区块链落地成果不断增加,政策支持重重叠加,标准体系初步形成,关键技术有所突破,人才队伍逐步建立。

日本前最高金融监管机构官员:中国在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方面取得的进展影响巨大:日本前最高金融监管机构官员远藤俊英对路透社表示,中国在发行央行数字货币 (CBDC) 方面取得的进展将对发达经济体效仿的速度产生巨大影响。目前,中国人民银行在启动数字货币试验后处于领先地位,而日本银行(BOJ)在 4 月份才开始其央行数字货币项目。他表示,“对于其他国家来说,这将是一个难以忽视的举动。日本和其他发达国家将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他们应该快速跟进。”(路透社)[2021/6/29 0:13:26]

狄刚表示,数字货币研究所也积极探索数字人民币区块链应用,在发行层基于区块链构建了统一分布式账本,提升了对账效率;同时在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的支持下,开展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探索使用分布式账本;同时也建设了贸易金融区块链平台,还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专项。

巴哈马将于夏天启动央行数字货币Sand Dollar:据Cointelegraph消息,巴哈马央行(CBOB)行长 John Rolle表示,巴哈马将在今年夏天开始推动采用央行数字货币Sand Dollar。CBOB现在专注于将Sand Dollar 钱包与商业银行系统连接起来。[2021/5/5 21:26:28]

在标准化领域,数研所积极加强区块链标准体系建设,牵头国内外多个标准化组织工作组和标准化项目,包括在金标委成立了法定数字货币标准工作组并担任组长单位,也担任了全国区块链分布式账本记账技术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也在金标委的指导下推动区块链标准制定。

区块链并非万能,优势是解决信任问题

声音 | 王永利:央行数字货币落地运行的挑战:今日,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发文分析了央行数字货币落地运行的挑战,王永利表示,尽管央行官员宣布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但实际上并没有发布有关运行方案完整的白皮书,很多技术细节并未清晰披露。从目前公布的信息看,央行数字货币要落地运行仍面临很多挑战,至少涉及三大问题需要明确:其一,如何兑换央行数字货币,其二,数字货币如何保存和使用,其三,数字货币如何与电子货币协调运行。

按照目前披露的说法,央行数字货币注重M0(现金)替代,而不是M1、M2(其中的存款)的替代;将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即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

这就是说,央行数字货币只是人民币现金的数字化,因此,叫做“央行数字现金”应该更为恰当。相应的,社会成员应该是只能将人民币现金交给银行或其他运营机构兑换成人民币数字货币。银行或其他运营机构也只能用人民币现金1:1跟央行兑换人民币数字货币。这样,央行就将人民币现金置换成人民币数字货币,形成数字货币对M0的替代。这其中,应该不能用银行存款兑换数字货币,以避免对M1、M2(中存款)的替代。这就意味着,央行推出数字货币后,中国将维持电子货币与数字货币并存的货币体系。[2019/11/1]

对于区块链在数字金融领域创新与发展。狄刚表示,首先要提高认识,厘清概念。

金色相对论 | 朱江:未来央行数字货币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央行做上层,商业银行做第二层:在今日举行的金色相对论中,关于“根据央行透露的双层架构运营机制,未来中国的央行数字货币大约会怎样运行”的问题,金山云区块链部门总经理朱江表示,由于未来央行数字货币采用双层运营体系,央行做上层,商业银行做第二层;大家这里注意一下,在这个模式里面,还没看到金融监管机构的身影,也就是说M0的流通,本来就要注重流通性。单层与双层的区别:单层运营体系,是人民银行直接对公众发行数字货币。而双层,就是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使用双层结构,可以减缓央行的运营挑战,也避免了在落地时对基础设施、人力资源和服务体系的资源浪费。同时,这还有助于化解风险,也不会导致金融脱媒。双层运营体系不会改变流通中货币债权债务关系,为了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商业机构向央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2019/8/15]

一方面,区块链是多种技术融合的集成创新,涉及到密码学、共识机制等精巧组合应用,实现了不信任主体的高阶信任问题。第二方面,区块链不等于比特币,区块链只是一种技术,技术本身是中性的,币和链有本质区别。第三方面,区块链是非信任主体之间自证清白的工具,强信任主体内部区块链发挥不了太大作用。第四方面,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士对区块链的认识不一,大家应该在同一维度里讨论。

其次,要取其精华,避其短板。区块链并非万能,是牺牲了存储、计算,建立了信任,在很多方面存在不足之处。它的优势场景是解决信任问题,但是对于高并发以及对于隐私和性能要求较高的场景并不是很适合。

再次,要充分认识,务实发展。技术上的去中心化并不等于管理上的去中心化,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但是大家往往把去中心化理解错了,大家经常在计算机里面强调分布式,但是分布式也是一种可管理的分布式,区块链作为一种技术,也应该是可管理的分布式架构,

然后,要长期演进、系统思维。区块链尚处发展之中,具有系统性、长期性、复杂性,需要具备系统思维、动态思维。目前我们面临多方挑战,包括链上链下协同问题、业务连续性问题、工程实现及安全性问题、性能问题。

最后,明辨是非、匹配场景。区块链有其适用场景,不能拿着锤子找钉子。

区块链应用于金融面临的技术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狄刚提出了几个原则。他表示,第一,区块链并非颠覆已有技术,要多讨论在各种场景里如何实践运用,积极发挥技术本身的改良作用,解决行业痛点。第二,不能为了区块链搞区块链,需要既不冒进,也不守旧,要理性务实,综合各种成熟先进技术实现效果最优,这就是数字人民币研发采用混合技术架构的出发点。第三,技术是中性的,有正作用也有副作用。第四,区块链发展还在路上,不要高估现有作用,也不要低估未来潜力,技术的初心是要解决问题,这是应用区块链技术的根本出发点。

狄刚指出,“为了追求一种极致就会带来另一种问题,比如追求性能,稳定性可能就会出问题,所以大家要结合起来看看它的优点和缺点,要回避短板,结合优点发挥最大效应。”在他看来,对于区块链来说,在金融应用方面还面临很多技术挑战。

第一,体系架构方面,性能和可扩展性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关注侧链、多链、硬件加速、链上链下协同等解决思路。

第二,隐私保护方面,目前零知识证明,同态加密,安全多方计算,联邦学习等主流隐私保护技术局限性较大,还需要从理论层面加强创新,也需要从工程技术方面进行创新,比如软硬结合。

第三,信息安全方面,区块链面临自主可控、开源许可、量子计算等挑战,我们需要加强安全技术创新,包括智能合约形式化验证、合约安全、DID分布式身份等方向。

第四,监管审计方面,区块链的节点里面有很多都是匿名化和密态化、去中心化的,难以监管,我们可以通过隐私保护技术和监管探针技术创新结合,实现穿透式监管。

第五,融合集成方面,区块链跟传统技术集成的兼容性不高,存在技术摩擦,需要加强区块链基于传统技术的继承改良研究,需要加强与新技术的融合创新研究。

最后,标准体系方面,区块链互联互通性较差,核心技术标准与应用标准不够,这需要加大标准体系建设的力度。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0ms0-1:15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