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3日央行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1》中,在“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的主要成果”中强调,互联网资产管理、股权众筹、互联网保险、虚拟货币交易、互联网外汇交易等领域整治工作基本完成,已转入常态化监管。
吴说区块链首先注意到了这一点,并且做出了相关报道,海内外媒体纷纷跟进。而事实上,此前央行的表态已有端倪。
7月30日,人民银行召开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会议第七条提出,严厉打击虚拟货币非法活动。下半年规划第七条提出,对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保持高压态势。这种表态与上述类似。
动态 | 证券时报:虚拟货币炒作该谢幕了:证券时报发文表示:虚拟货币的炒作也是时候谢幕了。一是,这些所谓的虚拟币不过就是一个如假包换,有去无回的局,这些打着“区块链”的幌子发行代币,本身就与区块链核心理念相违背。二是,这些市面上交易的代币,一旦禁止炒作,价值瞬间归零,变成了一串毫无意义的数字代码,它们并不是创造新的财富,只是实现了对存量财富的掠夺与转移。三是,这些发行的代币也不具备货币的属性。[2018/8/27]
8月3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召开2021年下半年工作会议,提出今年以来取得成效包括:稳步推进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维护地方金融稳定大局。持续防范虚拟货币交易和1CO代币发行风险,督促新发现违规业务整改。强化支付结算、反、征信、跨境资金等领域的监管、执法检查与处罚,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对于下半年工作,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指出,严厉打击地下钱庄、跨境、网络炒汇等外汇领域违法违规活动;扎实做好反监管和推动定罪等工作。其中未再专门提及虚拟货币。
SBI旗下虚拟货币交易所开放BCH交易:SBI旗下虚拟货币交易所“VCTRADE”继开放XRP交易之后,在6月11日开放BCH交易。VCTRADE交易所目前只针对预约开设账户的约2万名用户进行服务。目前该交易所没有对一般客户开放。[2018/6/11]
这两次会议已经表现出决策者对于上半年的打击工作感到满意,虚拟货币暂时不再是打击的工作重心,转入常态化监管。
海内外行业、尤其是交易所似乎“松了一口气”。事实上,本轮打击主要是比特币矿业受影响较大,交易所更多是进行了主动的自我限制,尤其头部的自我限制较为严格,例如不准中国的IP/手机号注册,限制中国用户进行合约交易等,Binance一段时间不再允许中国手机注册,Huobi关闭了中国新用户使用合约,导致收入锐减。以上举措确实有助于“防范个人风险向社会转移”,外部散户进入“合约”开始变得不再容易。
韩国法务部长朴相基称 关闭虚拟货币交易法案正在准备:今天韩国法务部长朴相基(???)在新年记者见面会上关于韩国社会最近火热的虚拟货币问题表示“法务部对于虚拟货币的担心很大,所以法务部基本上正在准备一项禁止通过交易所进行虚拟货币交易的法案。” 并且朴相基部长表示不能透漏关闭交易所的时间,但是会与相关部门一起完成对策并且实施。[2018/1/11]
既然未来进入“常态化监管”,那么究竟指什么?第一,央行层面,反依然是重点,加密货币用于将继续是打击的重点,因为反是近年来央行的头等大事;第二,层面,非法集资、、等,也是目前的打击重点,披着加密货币外衣的行为,会是长期打击的重点;第三,网络层面,网络与社交媒体对加密相关业务的宣传营销,可能持续性地清理与打击。
参考:解读国务院处置非法集资新规:提及虚拟货币做理财要小心损失需自行承担
但是,正如最近对互联网公司、娱乐行业的骤然打击,中国的政策出台并不需要类似美国的长期辩论,因此当出现新的情况时,依然会有可能导致政策突然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对矿业的严厉打击,也让行业认识到一旦“真正发力”,其后果并非是所谓的“招数用尽”。
依据过去经验,这些新的情况有可能会导致政策变化。第一,大型比特币挖矿死灰复燃,被官方媒体报道披露,进而引发决策者关注;第二,出现类似4-5月的“动物币狂热”,引发社会热点与讨论,场外散户纷纷进入,机构向外部散户激进营销;第三,美国欧盟等出台相应监管政策,引发中国监管层学习跟进。
行业人士也指出,目前机构与项目,对于中国散户的营销已经变得比较谨慎,更多选择出海扩张。“常态化监管”也意味着未来中国市场的增量将比较有限,更多是存量用户中的游戏。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