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里被忽视的朴素问题_区块链:Escoin Legal Token

台球游戏中有一个玩法叫「三颗星」,母球击球后必须碰撞台边三次后击中下一颗球。

在我看来区块链的用户行为也是有「三颗星」,当我们想好如何将三颗星连贯起来,这样才有机会击中用户想要的那颗球。

这三颗星星分别是Key、Token、Transaction,它们代表区块链场景的核心对象,将这三个星星连接起来,这就勾勒出一幅用户生命周期图景。

Key:身份数据与所有权

Token:资产表达能力与场景

Transaction:交易组合性与范式

从星星的角度,我们尝试思考普通人面对区块链时的朴素问题。

一个普通人如何存好钱?

notyourkeys,notyourcrypto.

这是Crypto行业最耐人寻味一段格言,许多Cryptoholder可能至今还未理解Key的含义。

动态 | 多家上市公司因数字货币爆涨 涉足区块链程度差异很大:据证券市场周刊报道,近日数字货币及区块链概念股表现抢眼,相关上市公司股价也出现较大涨幅。但从上市公司的公开信息显示,相关上市公司在涉足的程度上差异很大。有专家表示,关键要看上市公司提出的区块链技术方向是否有应用场景,是否与主业有较强相关性,有没有具体的产品服务,是否有机构接入。区块链是一个需要多方协作的平台,如果只有单独的参与方,或者是完全中心化的系统,就是一个伪区块链项目。[2019/9/26]

Crypto行业丢币/盗窃事件数不胜数,这里吃过亏的不止新人,还不乏专业玩家,Bitcoin核心开发者StefanThomas曾因备份失误,导致数亿美金的Bitcoin丢失。

如此重要的一件事,却无法客观衡量,久而久之成为感性上的认知。

私钥重要,却很少成为行业关注的优先事项,大家心思都在后续的星星上,交易如何扩容,场景如何落地?基本的资产所属权安全问题却鲜有人问津,这就像一场拿本金博利息的局。

分析 | 63%机构受访者认为高级管理人员对区块链缺乏理解:据cointelegraph报道,市场研究公司PollRight代全球区块链业务委员会(GBBC)对机构投资者的调查显示,63%的受访者认为高级业务主管对区块链技术的理解不足。据报道,PollRight采访了71家机构投资者,包括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和养老基金。此外,30%的受访者认为他们对新兴技术的了解是“平均水平”,其余7%的受访者认为高级管理人员对区块链的理解是“好的”。此外,76%的受访者表示并不认为大公司的高级业务主管致力于区块链,但预计2019年区块链技术的全球支出将增加108%。33%的受访者认为,在两年内,区块链在金融服务和银行业务中的应用将大幅增加。[2019/1/23]

我们尝试寻找Key的理想模样

拥有一套权限体系,防止丢失与盗窃,这是最基本的诉求

声音 | 尼日利亚总统候选人:若当选,将鼓励区块链及加密货币:据thewhistler消息,尼日利亚前副总统、2019年人民民主党总统候选人Atiku Abubakar在周日发布的竞选文件中宣布,如果在2019年当选总统,他将鼓励尼日利亚的经济向区块链技术和加密货币行业开放。[2018/11/20]

拥有一套资管逻辑,解决业务诉求,比如授权、代理、延迟交易等

过往,我们普遍认为Key的答案在「链下」,从私钥、硬件钱包,到TSS寻找一套权限体系解决丢失与盗窃问题。

随后,我们希望在「链上」寻找Key的答案,借助智能合约建立账户权限和资管逻辑,一切看似完美,但智能合约并非一等公民,同时无法在公链间通用,这些限制约束智能合约钱包的发展。

幸运的是,「账户抽象」成为当下理想的答案,这就像分层的理念,链下负责私钥权限体系,摆脱公链约束,链上负责资管逻辑定义,按需定制。

澳洲一公司欲通过区块链程序成为分享经济的亚马逊:日前,澳大利亚一家公司正在构建一个基于区块链的系统ShareRing,以消除分享经济中的碎片化现象,并创建一个单一的应用程序,让用户可以访问他们希望租用,借用或共享的任何可用资产。这家澳大利亚公司的目标是成为“分享经济的亚马逊”,使用户能够通过单一的智能手机应用程序从各种类别中租赁“资产”。[2018/4/15]

这是第一颗星星Key,我们无法要求每一个人像专家一样备份好私钥,让普通人也能自主拥有身份数据和资产所属权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个普通人想做什么?

有时,区块链的繁荣跟你想象的不一样。

76%的钱包持有低于$1K的Token,其中80%交易来往钱包与交易所之间,而99%的链上应用场景是在Swap与NFT之中。

多数用户没有太多资产,除了持仓,就是兑换。

Coinbase最近发布的文章《OurMission,StrategyandCulture》,其中Strategy的设计,恰当地描绘当下区块链行业的发展路线,将其分解成三段路程:

CryptoasaninvestmentCryptoasanewfinancialsystemCryptoasaappplatform

Coinbase清晰地认知到当下「投资」才是核心诉求,而「DeFi」的美好愿景则是发展阶段的少数人游戏,最终金融之外的区块链「应用」才是服务大多数人的场景。

这是我们的现状,我们在打造人人可访问的全球账本时,却提供少数人可以使用的服务,这不是简单的成本和学习门槛的问题,而是大家在专注建设一个少数人游戏。

正如Vitalik在EthCC上提到“Thingsthatmatteroutsideofdefi”,我们除了反反复复在将Token进行Staking和Farming之外,还有其他东西吗?

如果DeFi属于少数人的游戏,那么GameFi会是大多数人的游戏吗?没有答案,不是每一个人可以玩金融,但游戏娱乐是每一个人的天性。

这是第二颗星星Token,Token会拥有许多种类和表现形态ERC20(FT),ERC721(NFT)…但在这之上建立大众场景才是PermissionlessBlockChain的核心追求。

一个普通人如何傻瓜式地使用区块链?

有时,我们会开玩笑,区块链的财富效应都拦不住大叔大妈学习。财富效应不会永远持续,终究回归到日常。

想象一位稳定币玩家,如果试图在不同公链下转账也要费尽心思学习各种概念,Ethereum的Gas、Bitcoin的UTXO、TRON的Energy。

解题思路无非两种:

建立标准,没有差异

建立私有环境,抹平差异

前者在当下互联网被验证难以实践,W3C也不过是推荐标准,实际每一家浏览器厂商自行决定,不过随之多年发展,多数约定已形成共识,减少大多数摩擦。

后者则是传统互联网模式,在一个封闭环境下建立规则,允许不同的内容在统一范式下表现,就像你在亚马逊面对千万种商品,却是以一种范式查看与购买。

EVM的兴起,实现了Cosmos、Polkadot当初所设想美好图景,公链之间使用同一套语言体系交流,这就像是一种W3C推荐标准,EVMCompatible成为一种默认。

Layer2的进步则让建立私有环境的门槛降低,每一个人都可以借助Layer1建设安全的、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服务,在一个网络体系内将资产与交易差异抹平,就像电源转化器,任由插头标准多样,都能在一种范式下表达。

EVM+Layer2也许能将区块链应用带入下一个阶段,这不是简单的扩容改善,而是在一种范式下建立灵活的网络,让交易组合更容易形成效应,让创新更加频繁地发生。

这是第三颗星星Transaction,交易组合性是区块链的优势,交易范式则让更多普通人可以感受这些优势。

最后,三颗星星是一种象征,不是答案。如同北斗星指引方向,帮助我们反思这些朴素的问题。

作者:阿树,imToken产品负责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XMRNFT赋予游戏新体验_NFT:NDR

从2020年末开始,NFT领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增长,社群中对NFT的讨论也与日俱增,这是NFT自2020年9月的小高潮之后迎来的真正爆发.

[0:15ms0-1:38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