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数字币OTC交易合同有效_NUX:trip币违

对于虚拟货币在个人之间的流转,各地法院观点不一:有认可流转合同效力的判决,也有认为合同因违反强制性法律规定归于无效的判决,有认可虚拟货币商品属性的判决,也有将虚拟货币归于不合法物不予保护的判决。飒姐团队以为,同一地区上级人民法院判决具有示范效应,本文将介绍一则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于今年作出的涉币民事判决书,以供各位读者了解近期北京地区涉币交易的法律判断倾向。

基本案情

自2018年1月始,原告方某与被告朱某通过微信的方式约定:方某向朱某购买朱某持有的113019900个Tripio币。根据上述约定,方某于2018年3月2日向朱某指定账户转款人民币410万元;于2018年3月11日向朱某指定账户转款人民币4103455元,共计人民币8203455元。

慢雾安全预警:Nuxt.js出现远程代码执行漏洞攻击案例,请相关方及时升级:金色财经报道,据慢雾区消息,Nuxt.js远程代码执行漏洞(CVE-2023-3224) PoC在互联网上公开,目前已出现攻击案例。Nuxt.js是一个基于Vue.js的轻量级应用框架,可用来创建服务端渲染(SSR) 应用,也可充当静态站点引擎生成静态站点应用,具有优雅的代码结构分层和热加载等特性。Nuxt中存在代码注入漏洞,当服务端以开发模式启动时,远程未授权攻击者可利用此漏洞注入恶意代码并获取目标服务器权限。其中,Nuxt == 3.4.0,Nuxt == 3.4.1,Nuxt == 3.4.2 均受到影响。加密货币行业有大量平台采用此方案构建前后端服务,请注意风险,并将Nuxt升级到3.4.3或以上版本。[2023/6/15 21:39:39]

截止诉讼起始之日,朱某应支付113019900个Tripio币,尚欠方某67811940个Tripio币未给付,尚欠方某的67811940个Tripio币合105个基石以太币及790个非基石以太币。朱某关于未支付的Tripio币系根据方某的指令予以保管,且交易属于分批次交付的意见,未能提供证据材料予以证明。

蚂蚁链开发者实验室推出首个上链小游戏应用案例:2月22日消息,蚂蚁链视频号推出蚂蚁探险,为蚂蚁链开发者实验室首个上链的小游戏案例。据悉,蚂蚁探险除了在鲸探上提供数字藏品,也会成为玩家在数字宇宙中的随身安全卫士。[2022/2/22 10:08:37]

方某作为原告的诉请系解除口头合同,返还本息。

案件焦点

飒姐团队总结本案焦点如下:

本案买卖虚拟货币的合同是否当然无效;

原告是否有权解除口头合同;

被告应否返还全部或部分本金,被告是否应当支付利息。

判决结果

一审阶段,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2019)京04民初866号民事判决书内容主要有:1.原告方某与被告朱某之间的口头买卖合同于2020年8月7日解除;2.被告朱某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返还方某未交付部分的人民币。

“基于德阳智慧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的信用报告验证系统”案例发布:7月30日,中国工程院《中国区块链发展战略研究》项目发布“发现100个中国区块链创新应用”栏目之“基于德阳智慧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的信用报告验证系统”案例。项目通过德阳智慧城市区块链基础设施,对企业信用评级报告文件的基本信息进行上链存证,实现读取文件真实信息,以及验证文件真伪的功能。区块链存证技术将电子证件进行链上存证,生成一串“数字指纹”密码。不同的文件被赋予自己专属的“数字指纹”并进行链上存证,生成链上信用报表存证记录。在需要使用和验证的时候,平台会对链上存证、原始文件、验证文件三方的“数字指纹”进行比对,并出具文件的验证报告。

将信用报告文件的“数字指纹”进行上链存证,提供报告文件的验证服务,避免了文件在使用端的造假;同时,在文件中加入存证报告和上链说明,并对验证过程、操作人员都进行上链记录,对造假人员产生威慑力;通过文件真伪验证合约,对验证文件、原始文件、链上信息三方进行验证,对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原始文件也进行验证,从而避免了管理方的造假机会。(证券日报)[2021/7/30 1:24:30]

负责二审的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在其作出的(2020)京民终747号民事判决书中维持了前述判决内容。

动态 | 国网陕西电力深入研究比特币反窃电案例 提升员工查处效率:据中国电力网消息,12月13日,陕西省厅与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举行签字仪式,正式出台《陕西省警电部门防范和打击涉电违法犯罪合作机制》。据悉,国网陕西电力研究反窃电新设备、新技术,对窃电设备和案例开展分析和现场检测。该公司深入学习分析典型比特币反窃电案例,掌握比特币案例中的新型窃电类型、查处方法等;结合应用反窃电监测终端、智能化反窃电现场作业和取证设备,提升基层员工的技术水平和查处效率。[2019/12/21]

案件分析

标的定性与合同效力

根据2017年多部门颁布的94公告,虚拟货币不由货币当局发行,不具有法偿性与强制性等货币属性,不具有与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也不应作为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使用,我国相关政策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非法从事代币发行融资活动”。但同时根据银发〔2013〕289号的规定能够推断,虚拟货币可以作为一种商品,具有商品交易属性。

本案系标的为虚拟货币的买卖合同纠纷,不涉及融资问题。虚拟货币在本案中体现的是一种商品属性,不违反我国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效力性强制性规定,合同不会因此当然无效,这一判决内容与飒姐团队一贯以来的观点相符。

涉币交易“根本违约”的理解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关于合同法定解除权的规定系实务中常用的法律依据。其中,条款第四项关于“合同目的”的理解在不同类型的案件中有所偏差。

考虑到虚拟货币的交易规则及交易习惯,特别是币价波动剧烈的特点,买卖虚拟货币时,买受人对出卖人在合理期限内交付虚拟货币具有很高的期待。换言之,出卖人迟延履行交付虚拟货币的行为,将很容易导致“根本违约”。在本案中,法院认为,被告在长达一年半的期间内未履行向原告支付剩余虚拟货币的行为已构成根本违约,故而据此解除双方的买卖合同。

飒姐团队认为,如买卖合同各方未对交付时间做出明确约定,“根本违约”应做实质性的理解,即,迟延履行期间币价是否出现了明显波动。如是,则买受方有权以根本违约为由单方解除合同。

“自负盈亏”的表现

在本案的一审阶段,法院指出:“公民交易虚拟货币的行为虽系个人自由,在数字货币交易平台不作为交易对手的情况下,用户应对交易结果自负盈亏。”这一观点具体表现为:1.法院仅支持被告返还未予交付的虚拟货币的价值部分;2.法院不予支持原告关于利息损失的诉求。

关于已履行部分不予恢复原状的评析

根据现有法律规定,通常认为,合同因“根本违约”而解除后,合同解除前已履行的部分须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在法院承认案涉虚拟货币的商品属性后,就已履行部分不予恢复原状或赔偿损失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如必须论证,飒姐团队认为,法院可考虑通过币价波动大等交易规则与行业惯例对已履行部分无法恢复原状作出论述,但违约方仍应就此承担责任。

关于利息损失不予支持的评析

实务中,利息通常可作为违约金量化的有效方式。本案法院一方面承认合同有效与被告“根本违约”,另一方面不支持原告主张的具有违约金性质的利息损失的做法存在自相矛盾之嫌。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等词汇说理不能弥补缺乏法律依据的事实。

积极意义

虚拟货币相关的民事诉讼在能否得到司法保护的问题上在实务中存在争议,各地法院判决标准不一,部分地区法院甚至将案件反复移送至机关,不愿受理。北京高院的这则判决虽然某些细节尚需斟酌,但至少肯定了虚拟货币场外交易合同的合法性,具有指导意义。

飒姐团队建议,如有虚拟货币相关的不涉及刑法风险的民事诉讼,可考虑在近期于北京地区法院提起诉讼,并引用该则判例予以参考。

写在最后

虽然近期的政策与立法存在打击虚拟货币的倾向,但尚未有高位阶法律认定虚拟货币作为权利客体的不合法性,公民持有与流转虚拟货币应当得到法律保护,特别是在虚拟货币体现其商品属性之时。毕竟,判决书的说理需要围绕的是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而不是倾向。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Luna一文读懂跨链的相关技术分类和总结_HASH:ASH

最近看了看跨链相关的项目,总结一下跨链的相关技术。所谓“跨链”,一条链上的“跨链”语义能在另外链上正确执行。目前跨链项目主要实现在一个链上的资产映射到另外一条链上.

[0:0ms0-0:98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