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媒体报道, Google Pay产品有了重大的升级。Google Pay开始同花旗银行等十一家银行合作,为Google的用户提供银行服务,包括为用户开设支付和储蓄账户。 Google Pay于2015年成立。迄今为止,它在30个国家运行,拥有1亿5千万用户。 Google Pay希望通过最近的这次战略升级,能将其支付业务发展到一个新的台阶。但我认为,对于谷歌公司来说, Google Pay的这样的发展方向是个错误的战略抉择。它这样的发展方向正在错失加密数字金融发展带来的各种机会以及未来业务发展的巨大的空间。
Google Pay属于第三方支付公司。它利用同用户直接接触的优势,为用户提供支付服务。现在Google Pay的这个战略发展是进一步向用户提供包括存款服务在内的更多的银行服务。所以Google Pay正在更多地进入传统银行的业务领域,也就是吸收存款和提供支付服务。目前大科技公司都在进入传统的银行业务领域。这些业务就包括吸收存款,提供信贷和提供支付服务。三项业务中最核心的是吸收存款业务。由于这个业务的重要性,所以其门槛高,监管要求高,因此也很难进入。大科技公司正在提供不基于存款的信贷服务和支付服务。在吸收存款业务方面, Google Pay 现在是采用同银行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所以它并不因此就需要获得银行牌照。 Google Pay的这个业务发展方向可以说是在现有的中心化计算系统支持的的基础上,在现有的市场结构中来开展这项业务。但是这样的一个战略选择,其本身的业务价值就不大,另外它也在错失加密数字金融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市场机会。
谷燕西:美国货币监理署加密政策表态有助于商业银行进入加密数字货币领域:针对“美国货币监理署(OCC)表示国家储蓄银行和联邦储蓄协会可以为客户提供加密货币托管服务”一事,中美证券市场长期从业者,区块链和加密数字资产研究者谷燕西在接受币世界采访时表示,美国的零售客户在保存他们的加密数字货币资产方面有了更多的选择,保管的成本因此也会降低。这也有助于商业银行进入加密数字货币领域。因此这对商业银行和零售客户来说都是一件好事。[2020/7/23]
首先,目前的银行业务已经非常普及,同质化程度已经非常高。现在Google Pay利用其在客户端的优势开始提供同样的银行业务。这样的业务对于市场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它没有差异化的特点,只是在现有业务的量上同其它的银行进行竞争。另外对于谷歌的用户来说,他们会放弃现有的使用的银行来转向谷歌提供的银行服务吗?我认为这样的使用成本和因此产生的收益并不吸引人。谷歌的用户是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期成长的,他们喜欢用更加便捷,更加低成本,更加高效和更加新颖的方式来使用银行和证券服务。但Google Pay在此方面的服务只是在一些应用场景有一些有优势,其实质上的金融产品并没有任何创新。这就很难吸引谷歌的用户,特别是在目前市场利率极低的情况下,银行提供的存款服务并没有吸引力。
声音 | 谷燕西:Libra未来非常可能的调整就是基于单一法币首先推出:1月4日消息,CBX研究院院长谷燕西今日在社群中针对Libra发表了三个观点:1.Libra一开始就将项目目标变得过大,这是他遇到目前巨大阻力的主要原因;2.Libra从一开始概念酝酿,就一直在不停地调整。现在依然在调整的过程中。未来非常可能的调整就是基于单一法币首先推出,但同时会在技术底层方面支持发行基于其它法币的数字稳定币;3.作为一个技术底层,Libra区块链的推出不会有什么障碍。[2020/1/4]
与此同时, Google Pay却在错失区块链和加密数字金融的发展带来的广阔的业务发展空间。这样的发展正在为新类型的公司进入目前主流的银行和证券行业提供机会。对于其中的参与者来说,选择正确的底层基础设施,发挥其在目前市场中已有的优势,在合规的前提下,按照市场需求及可行的方式,逐步地提供金融服务才是正确的战略选择发展方向。
声音 | 谷燕西:比特币在过去这一段时间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各种ICO产生的数字资产:CBX研究院创始人谷燕西表示,自2017年3月以来,比特币重新占据加密数字资产总量70%。对此的一些相关思考。
1, 比特币在过去这一段时间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各种ICO产生的数字资产。
2, 在可预计的未来,不可能有更多新类型的数字资产进入市场。比特币不可能因为同样的原因产生增长。
3, 在可预见的未来,比特币的价格主要是市场投机所决定。在CME和Bakkt交易的机构投资者将会是决定比特币价格的主要力量。
4, 投机者只关心导致价格变动的各种因素,不管其底层是大豆还是黄金。鉴于比特币的总量有限,而且产出越来越少,其交易价格变化应该更加类似于黄金。[2019/9/6]
对于Google Pay来说,支付业务是此方面最好的切入手段。这是因为Google Pay现在已经在其所经营的地区具有合规的基础,已经有现有的以及比较容易触及的海量的用户,这些都是Google Pay提供在区块链技术支持之上的加密数字金融业务的基础。在这个方面,Google Pay可以借鉴Libra的战略。 Libra的前期是Facebook的Facebook Pay。这同Google Pay的发展轨迹非常相似。 Libra尽管由于其产品设计和经营模式导致它的发展遇到非常大的阻力,但其发展方向是正确的。对于Google Pay来说,它完全可以借鉴 Libra发展所遇到的问题,在其之上改进之后,采用一个更加可行的加密数字金融战略。
声音 | CBX谷燕西:未来将形成分别以Libra和Telegram为代表的两大阵营:日前,瑞士金融市场监管局首次颁发牌照给两家区块链服务商,并发布反措施。对此,CBX研究院创始人谷燕西表示,瑞士金融监管对其在区块链金融中的反要求的重申非常正常。在全球的各个主要金融监管机构中,它率先颁布一个银行和证券交易商的牌照。这是非常领先的。此前成立的瑞士数字资产交易所也是在全球主要金融监管辖区内非常领先的行动。
谷燕西指出,在未来的数字资产世界中,很可能形成两个阵营。一个是基于许可链的,全球金融机构监管下的机构和资产能在上面运行的阵营。另外一个是不受监管的基于公链的阵营。前者很可能是以Libra为代表,后者可能是以Telegram即将推出的公链为代表。[2019/8/27]
首先,选择一个更好的分布式记账技术底层。 Libra底层区块链的最初发展方向是从初期的许可链过渡到未来的公有链。所以它的基础设计,特别是权限管理和共识机制,都是在这个发展方向的要求下确定的。但是由于Libra是其区块链之上开展金融业务,这样的底层区块链不可能是公有链。因此在Libra 2.0中,它已经放弃了这个发展方向。但是它的基本架构及以及其中的关键要素的设计却很难进行大的改变。在这个方面, Google Pay实际上是可以采用一个更好的底层技术架构。这样的一个底层是需要支持能够开展金融业务和满足监管要求。鉴于Google在技术方面的开发能力,相信它能够在系统功能,便捷性和可用性等方面都会提供一个比Libra底层区块链更好的技术底层。这样的一个底层的区块链是未来加密数字金融生态中的基础,它类似于 PC应用和手机应用的操作系统。谁能开发出并在市场中推广这样的一个底层,谁就能够掌握未来加密数字金融世界的底层。换句话来说,这就是开发未来加密数字金融世界当中的以太坊。现在依然是加密数字金融发展的早期,所以市场中还没有任何一个这样的底层分布式记账技术为市场普遍采用,所以对任何公司来说,目前依然有非常好的机会,(见我的关于文章,“未来数字金融世界中的操作系统之争现在已经开始”,“Corda正在成为数字资产世界的Windows”和“数字金融生态建设过程中,比资金和优势地位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时机”)。
支付业务是在这个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之上最适合率先开展的业务。这样的支付业务可以通过稳定币来来实现。Libra在此方面的最初目标过于庞大, 因此它公布之后就遇到非常大的阻力。在这个方面, Google Pay可以按照1:1的方式基于美元来发行 Google美元稳定币。这样的数字稳定币的发行方式在美国市场中在现在就是可行的。
这样的战略选择就能让Google以此建立起新的金融市场基础设施。而在这个基础设施之上开展的业务同现有的金融业务有本质的不同。这就能同现有的金融业务形成差异化的竞争。而且这样的方式是同谷歌用户的特点和需求是相匹配的。这个业务在初期可能规模并不大,发展并不快,但是,由于其选择的发展基础正确,符合市场中的技术和用户的趋势,因此一定会在这个范式改变的过程中,成为未来新的生态中的一个主要的参与者。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