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的以太坊分片(Sharding)_区块链:区块链工程好就业吗

不久前Vitalik发了一篇题为《为什么分片棒棒哒:揭开技术属性的神秘面纱》的文章,从技术上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以太坊分片提供的特定属性和付出的牺牲。

文中提到:“分片是以太坊可扩展性的未来,它将是帮助生态系统每秒支持数千笔交易并允许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以可承受的成本定期使用该平台的关键。”文章是好文章,特别是通过定义以太坊分片的特定属性,与“流氓分片”划清了界限。虽然烤仔非常佩服V神画大饼的实力,也认同安全可靠的分片技术是未来区块链技术必然的发展方向,但是对于文中的若干错误仍然觉得不吐不快。文章的核心逻辑是V神认为通过“简单”技术无法同时让区块链获得可扩展性、去中心化、安全性三个属性,即所谓的“不可能三角”,而分片技术可以同时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分片棒棒哒”。这个逻辑初看似乎有点道理,但是仔细想想却似是而非,主要有三个漏洞:“简单”技术、“不可能三角”、分片的必要性。

DigiDaigaku 母公司 Limit Break 完成对 NFT 平台 FreeNFT 的收购:金色财经报道,NFT 项目 DigiDaigaku 母公司 Limit Break 首席执行官 Gabriel Leydon 发推称,Limit Break 已完成对 NFT 平台 FreeNFT 的收购,拟具体收购金额暂未对外公布。FreeNFT 是一个 Free to Own 生态的 Launchpad,DigiDaigaku 曾在该平台上抽奖。

收购完成后,FreeNFT 仍将免费供开发人员使用,Limit Break 除了营销和内容创作协助之外,还将为该平台提供智能合约服务,包括合约编写、铸币托管、集成 ERC-721、以及可编程版税解决方案。[2023/3/15 13:05:27]

美国总统拜登预算提议对加密挖矿用电量征收30%的税:3月10日消息,美国总统拜登在其政府的2024财年预算中提议分阶段对加密货币挖矿电力成本征收30%的税。美国财政部3月9日发布的一份补充预算解释文件称,任何使用资源的公司(无论是自有还是租赁)都将“缴纳相当于数字资产挖矿所用电力成本30%的消费税” 。

它建议该税将在2023年12月31日之后的纳税年度实施,并以每年10%的税率分三年分阶段实施,到第三年达到最高30%。加密矿工将需要报告“使用的电量和类型以及电量的价值”。获得离网电力需求的加密货币矿工仍需缴纳税款,并且需要估算任何“发电厂”产生的电力成本。

此前消息,美国总统拜登将在预算提案中结束对加密货币等投资者的税收减免。(Cointelegraph)[2023/3/10 12:53:26]

首先是关于“简单”技术无法同时获得三个属性的论断。文中没有定义到底什么样的技术能称为“简单”,实际讨论时偷换概念成了三种“容易的解决方案”:包括比特币以太坊在内的传统单链,由少数节点维护的高吞吐量区块链,以及多链生态系统。

The Smurfs’ Society与The Sandbox达成合作:金色财经报道,The Smurfs'Society将其Web3项目Smurfs带到The Sandbox元宇宙。官方表示,The Smurfs'Society向The Sandbox社区奖励3000个独家Smurf雕像和周边NFT,以奖励Smurfs Voxel持有者和The Sandbox的长期社区成员。这些NFT将授予其持有者早期访问Smurfs'Society平台的权限以及在The Sandbox中的独家寻宝游戏体验。(Medium)[2022/12/10 21:35:55]

这个论断的逻辑问题在于,“简单”不等于“容易”,偷换概念后的举例论证也因为没有穷尽所有可能性而更像是在挑软柿子捏。类似的逻辑烤仔之前曾经在一个笑话中见到过——“如何证明所有奇数都是素数?我们来看一下:3是素数,5是素数,7也是素数,证完了。”其中第二种方案吞吐量高的区块链,在V神的概念里似乎和节点数量少画上了等号,犯了循环论证的错误。总之,这里的论述肯定是没有考虑Conflux这样可以在几千个共识节点上实现几千TPS吞吐量的方案。或许V神在这里对于“简单”的定义可以直接按照效果划一条线,凡是能解决“不可能三角”的统统归为“不简单”技术,这样方可确保逻辑严谨立于不败之地。其次,所谓的“不可能三角”也是一个由来已久的错误概念。虽然常被拿来和分布式系统的CAP定理相提并论,但是实际上“区块链不可能三角”从来没有任何理论上的证明,最多只能算是一个“假说”或者“猜想”。这种把“自己做不到”等同于“不可能”的逻辑,颇有一种便秘了埋怨地球没有吸引力的即视感。好在V神似乎也意识到再提“不可能三角”以太坊分片的优点就说不通了,所以在这篇文章里偷偷加上了一个前提——“如果你坚持使用简单技术,那么将无法同时获得三种属性”。不知道啥时候能正式把“区块链不可能三角”的说法正式改为“区块链简单技术暂时做不到三角”以正视听,同时建议加一行小字“‘简单技术’指不能同时获得这三种属性的区块链技术”。最后,这篇文章也不足以支持分片技术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分片固然可以打破“不可能三角”,解决以太坊面临的性能问题。但这只是一个充分性的条件,不能说明为什么一定要采用分片技术,甚至不能说明为什么一定要打破“不可能三角”。在“不可能三角”的描述中,可扩展性的要求是整个区块链共识系统的处理能力超过普通消费级PC或笔记本电脑作为单个节点的处理能力。从长远来看这个目标终归是要实现的,但是从目前以太坊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个目标属于好高骛远。以现在的电脑性能,单机足以每秒处理几千甚至上万笔交易,而以太坊只能处理不超过50笔,还远远没有达到瓶颈。基于以太坊现在的性能搞分片,就像是一个小学数学还没学明白的孩子非要学高等数学一样,事倍功半不说,将来还免不了从头再来一遍。

Charles Maniace:数字资产和区块链将迫使销售税演变:金色财经报道,美国税务合规公司Sovos的监管分析和设计副总裁Charles Maniace表示,随着NFT的日益普及和对区块链交易征收销售税的可能实施,立法者应该迎接挑战,提供有助于合规的清晰和全面的指导。州立法者和监管机构在将销售税应用于区块链上交易的数字资产方面面临的销售税挑战是新的,但绝不是前所未有的。有很多场合要求销售税监管机构应对不断发展的技术的挑战。公平地说,最近的销售税规则已经落后于技术一步。

随着NFT的日益普及以及越来越多的州考虑对区块链交易征收销售税,立法者应该迎接挑战,提供反映现实的清晰和全面的指导,并为公司提供合理的合规途径。[2022/8/25 12:48:46]

所以,即便分片可以解决以太坊面临的问题,也不意味着必须用分片来解决。与最初提出以太坊分片的概念时相比,如今已经有了包括Conflux等高性能共识算法和Rollup等第二层扩展方案在内的很多现成的解决方案。再抱残守缺地坚持做分片就有点一条道走到黑的意思了。

除了核心逻辑存有漏洞之外,分片本身在安全性、可靠性和性能方面的牺牲也是非常明显的,V神在文中已经说得比较详细,此处不再赘述。这里只纠正一点:分片必然降低用户体验,增加确认用户等待时间的问题无可避免,并非只存在于采用欺诈证明的方案。尽管ZK-SNARK等证明技术可以大幅提升交易的验证效率,确保交易上链后能被快速确认,但此类技术无一例外需要较长的时间用于生成证明。因此,从用户的视角来看,采用ZK-SNARK技术减少交易上链后等待时间的代价是增加了上链前等待生成证明的时间,总的体验未必有多少改善。寄希望于靠ZK-SNARK解决分片带来的延迟问题的人,应该再去复习一下朝三暮四的故事。综上所述,烤仔认为以太坊的分片技术就如同望梅止渴故事里的梅子,可以鼓舞人心但是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如果一直心心念念远方的梅子,而对身边的溪流视而不见,恐怕只会渴死在路上。

END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31ms0-0:97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