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比特币行情动荡,矿机市场一机难求, “币圈”火爆背后暗流涌动_比特币:波场币创始人孙宇晨抄底比特币

来源:经济日报

记者:李华林

进入2021年,比特币一路猛涨,接连突破3万美元、4万美元、5万美元大关。矿机市场也由此掀起一波高潮,新老矿机价格翻番。然而,看似火热的市场,实则暗流涌动,暴涨暴跌愈发频繁。截至3月1日上午,一枚比特币报价4.5万美元左右,相较2月22日最高点5.8万美元,一周内已跌去逾1万美元。

矿机价格飙涨

随着比特币价格不断创新高,矿机市场热度随之不断攀升,出现一机难求的局面。

比特币是被“挖”出来的。矿主通过矿机投入算力,获得比特币区块的打包权,在完成打包后获得系统产生的比特币作为奖励,这个过程俗称“挖矿”。“挖矿”的硬件设备叫矿机,本质是一个计算设备。

经济日报:应将区块链等新数字技术渗透到数字文化产业的整个发展过程:6月12日,经济日报刊文“优化数字架构模式 激发文创产业活力”。文章表示,区块链+文化、互联网+文化、5G+文化、人工智能+文化正在重构着数字文化经济、改写着文化的表达方式、提高文化传播速率,给文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容量平台。未来,应将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数字技术渗透到数字文化产业的整个发展过程,从生产端到消费端交互对接,加强供给侧和消费侧联系,打通生产、传播与消费的数据链接,打造数据统一标准定义、开放共享动态的数据平台,促进数字文化产业各领域间、各类主体间的数据流通。[2020/6/12]

一直以来,矿机的价格与币值紧密相关。过去半年中,比特币价格走高推动矿机需求激增,投资者纷纷加购高算力矿机,希望能趁币价处于高位之际,通过提高算力来获得更稳定的收益,这带动了矿机价格水涨船高。

经济日报:在虚拟货币背后暴跌只是其暗藏的众多风险之一:4月5日经济日报发布《虚拟货币交易“水”有多深》文章,文章表示,在经历3月以来的大跌之后,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价格近来才有所回升。然而,暴跌只是其背后的众多风险之一。前期面对虚拟货币价格的快速上涨,部分不明真相的群众怀揣“一夜暴富”的梦想,在相关虚拟货币交易平台交易。投资者希望能从虚拟货币价格波动中获取收益,而部分平台惦记的却是他们的本金。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常见套路是,先通过虚假交易取客户入场,再通过操纵市场价格和恶意宕机使客户被迫爆仓,某些平台甚至成为犯罪分子的工具。有数据显示,当年各地搜排出的173家境内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基本实现无风险退出;以人民币交易的比特币从之前全球占比90%以上,下降至不足5%。可以说,对虚拟货币的清理整治有效阻隔了其价格暴涨暴跌对我国的消极影响,避免了一场虚拟货币泡沫。

但仍有部分虚拟货币交易“死灰复燃”。有平台为躲避监管,通过将服务器设置在境外、实质面向境内群众提供交易服务的所谓“出海”方式,继续从事相关非法活动。更有相关平台利用区块链这种新兴技术,打着高收益的幌子,以区块链技术创新之名,行在线之实。数据显示,人民银行会同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对此持续监测和打击,共监测和处置“出海”虚拟货币交易平台300余家。

但业内专家提醒,大家应擦亮眼睛,主动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盲目跟风炒作,以防止上当受造成经济损失。如发现有任何机构涉及此类非法金融活动,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涉及违法犯罪的,应及时向机关报案。(经济日报)[2020/4/5]

记者发现,当前市面上不论是新矿机还是二手矿机,价格都翻了几倍。“去年10月份一台蚂蚁矿机S19售价约1.4万元,如今现货价格已涨到5.5万元左右。”币信矿业CEO刘飞说。

声音 | 经济日报评论:多家上市公司因“涉链”被问询:5月30日,针对“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因涉及区块链业务收到监管函”一事,经济日报发表评论称,去年上半年不少上市公司就发布公告称要进军区块链。结果,业务进展没多少,多家“涉链”上市公司就迎来了一轮股价上涨。不过,涨得快跌得也快。随后不久,多家公司股价冲高回落,留下一地鸡毛。因此,交易所对“区块链”谨慎不无道理。整体看,监管部门针对区块链的问询主要集中在区块链技术的营业收入情况以及对主营业务的影响方面。从回复情况看,大多上市公司还处于探索起步阶段,缺乏相应的应用场景,也未产生营业收入,对公司业绩影响也具有较大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者要谨慎看待所谓“涉链”概念。[2019/5/30]

记者发现,目前不少矿机厂商官网均显示新机已售罄,比特大陆官网显示,在售的蚂蚁矿机S1995T、S19Pro110T等均已卖完,发货时间要等到8月份。

声音 | 云南经济日报:重点围绕区块链等战略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云南经济日报发布题为《我省招商引资工作未来可期》的文章。其中包括,在提升重点产业招商成效层面下功夫。围绕先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和我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进12项工程的工作要求,重点围绕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有望实现弯道超车的战略新兴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2019/3/14]

除了新矿机售罄外,二手矿机一出现也被秒抢。一位矿场持有者介绍,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不断有客户要加单,但矿机厂商产量不足,市面上新矿机基本已绝迹,“只能去二手矿机市场碰运气,而且价格一天一变”。

在火爆行情的带动下,“挖矿”收益随之攀升。“按照目前的行情,投资矿机‘挖矿’10个月就能回本。”刘飞说,他去年购买了50台蚂蚁矿机S19,托管在四川矿场,10月份开始正式挖矿,“当时比特币价格约1.3万美元,一台矿机‘挖矿’一天产生的利润约40元。随着比特币涨到5万美元,一台矿机‘挖矿’一天的利润涨到190元左右。”

收益高、回本快,疯涨的比特币让币圈人情绪高涨,越来越多人想方设法四处搜罗矿机,寄希望于赶上这波“牛市”。

云算力成新宠

实际上,买矿机和买币一样,带有“”意味,进入的时机很重要。刘飞告诉记者,“挖矿”的成本不菲,既包括购买矿机的费用,又包括矿工工资、矿场电费、托管费等。在币价高涨时,“挖矿”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可一旦币价急剧下跌,“挖矿”所产生的收益不能覆盖成本,开机则意味着亏钱。

不少币圈人对2018年“矿机论斤卖”的情形记忆犹新。当年比特币从近2万美元的高峰一路下跌,一度快跌破3000美元,矿机市场也一夜入冬。刘飞还记得,当时原本每台售价高达两三万元的蚂蚁矿机S9,一度跌到600元左右。多个比特币矿场入不敷出,只能选择转卖清盘。

从比特币的市场波动来看,暴涨暴跌并不罕见。“挖矿”成本高、变数大,一些新入场的投资者选择了更加省事的“托管服务”——买云算力。

云算力是将矿机总算力拆分成独立单位,矿场提供矿机算力租赁服务,投资者不用购买实物矿机,只需购买算力合约,进行“云挖矿”而获得相应的虚拟货币。记者在多个云算力平台发现,各个平台宣称的收益率确实不低,年化收益率在30%至120%不等,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礼包进行购买,购买之后锁定180天或365天,平台则从其中抽取10%至20%的服务费。

但购买云算力同样面临巨大风险。投资者见不到实物矿机,无法确定平台是否真的保有矿机“挖矿”。即便真有矿机支撑,在缺乏第三方保障与监管的背景下,“不能登录”“无法提现”“老板跑路”等风险时有发生。仅自去年以来,就相继出现云算力平台吉比特矿池、Miningzoo等跑路的情况,导致一些投资者损失惨重。

风险不容忽视

回顾近期比特币价格走势,“疯狂”之下,市场弥漫着浓浓的投机意味,形成了巨大的泡沫。

有专家表示,比特币既无足够的实用场景,也没有实际责任主体,市场预期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价格的升降,并且由于没有调节机制、去中心化,导致比特币上涨时几乎没有天花板,下跌时也不会出现所谓的托底效应。

“自疫情发生以来,全球经济低迷,主要央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推高了市场的通胀预期,全球避险情绪上升,资金涌入比特币。”欧易OKEx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威廉认为,从中长期看,在疫情得到逐渐缓解、经济逐步复苏后,全球货币政策也将由宽松转为适度紧缩。届时,机构投资者很可能会抛售比特币,比特币市场将陷入萧条。

更重要的是,目前比特币合法性并未被广泛承认,在大部分国家游离于法律和监管的灰色地带。开源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表示,比特币能否取得合法地位、会否被有国家主权背书的数字货币替代,将直接影响其长期价格表现。

不具备合法性,游离于灰色地带,“币圈”也因此成为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的温床。记者注意到,随着“牛市”的到来,各种投资群、山寨币或币又开始活跃,一些违法活动比如变相、非法集资等有所抬头,这或许将促使监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币圈”的监管,打击非法活动。

对此,李威廉认为,投资者应正确认识比特币的投资定位,“比特币是高风险类资产,不要试图通过投资比特币来追求所谓的财富自由,并且投资比特币要做好亏损的准备,对于采用举债、高杠杆炒币的投资者来说,可能需要做好破产甚至负债的准备”。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15ms0-0:88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