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买哪个币时到底在谈论什么?_TON:BLOCKS

大家好,我是币圈打工人佩佩,接续昨天的内容,昨天结尾有写一句话,对那些市场指标的观察讨论和判断,并不是应对市场最核心本质的东西。

因为不论什么样的指标,还是你看到的各种消息面,技术分析面等,虽然我们多少还是会一直谈论它们,但需要注意那些都有一个概率问题,可能能碰准,也可能只要三两次失误,持仓资产就会从哪儿来回哪儿去,这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有时是需要多往长远想一想的,行情走到这里,可能你已经收益不菲,也可能还在回本的路上,这其实都没什么关系,因为我们的路还很长很长,今年能赚多少倍,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果把这些守住,三年五年十年有持续的增长。

所以今天想做一个偏长期的讨论:

当我们谈论买什么币的时候到底在谈论什么?

你会因为什么而在交易所下买单?是它最近涨得很好?是预判到了后面会有更多的人接盘?还是因为项目技术好,社区人气旺?

又会因为什么选择下车?如果它是一个能长期增长价值的标的,简单的hold会不会是更好的选择?

AzukiDao的治理代币合约受到攻击,两名攻击者已获利35枚ETH:7月3日消息,MetaSleuth发推称,AzukiDao的治理代币合约因存在漏洞受到攻击,已有两名攻击者利用该漏洞获利35枚ETH。[2023/7/3 22:15:04]

在传统金融市场,如何判断一个标的的长期价值,主要看的是:

1.公司业务的盈利能力,盈利是否能长期持续,还要看一点是在行业范围内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

2.资产负债表,如果利润率是需要大量高成本的硬件升级来维持的,可能并不是个好生意,另外很多公司都会持有一定的现金和资产,并有可能选择进行投资或是收购,这部分的利润也是可以记在其股票价值里的,这也是为啥从去年开始有一个小小的上市公司配置比特币潮流,随着btc的增值会抬高其股价,一石二鸟。

传统金融市场的投资,其实只要抓住这两点长期本质,那些线条指标消息面是都可以当浮云来看待,因为市场未必实时反应价值,但长趋势总会跟随价值波动,只要有低估,就总有一天会回归。

Move to Earn应用STEPN集成Apple Pay:5月22日消息,Move to Earn应用STEPN集成Apple Pay,允许用户通过法币直接购买运动鞋NFT。[2023/5/22 15:18:49]

当然了,这个逻辑是公开的,几乎所有的大佬们都在提,但如何判断决策,如何做到知行合一,并非易事,这里就不再我们的讨论范围了。

但至少它是有个能看到的“标准”的,或者说它是受到很多投资者认可的,会是人们对市场估值的一杆秤。

那么加密世界呢?

我们靠什么来评判每个标的的市值?

4000是不是低估,40000又是不是存在高估,好像没有一个确切的说法。

首先,币的背后更多是一个网络,它是没有现金流概念的,这也是很早以前为啥很多传统大佬批判的因素之一,没有一个确切的衡量标准,很多时候看上去就是持有更多的只是认为会有下一个接盘侠来抬高价格。

其次,也没有什么资产负债表的说法,项目方的金库是盈是亏和价格没直接关联,当然现阶段这也是正常的,难道指望SEC来个证券警告不成。

以太坊核心开发者:Prysm在以太坊共识层异常事件中表现不佳,团队正在开发改进版本:5月12日消息,以太坊核心开发者 prestonvanloon.eth 称,Prysm 团队正在开发一个新版本并改进 Prysm 存在的问题,在今日凌晨发生的以太坊共识层出现短暂异常事件中,Prysm 表现不佳,但其他客户端也是如此,但 Lighthouse 在此期间表现非常出色。[2023/5/13 15:00:31]

另外目前的市场热点——defi,好像在它们身上是可以看到一些数据的,比如借贷平台抵押的资金量,dex交易手续费,虽说数据面好看会对平台有正面作用,但像comp/uni这类代币主要还在治理功能,并没有与平台利润绑定的模式。

看上去很多defi币的增值多半来源供需不平衡,一边是更多的币在抵押借贷或者各种新旧资金池,一边是价格的良好表现引发的抱团fomo,这种供需不平衡带来了一种增值的正循环,但它是能长期持续还是一段时期的绚烂,目前还看不出来,只能说市场总有周期,出来混总是要还的,只是清算程度大小问题。

体育NFT平台Blockasset将从Solana转移至Chiliz Chain 2.0:金色财经报道,体育 NFT 平台 Blockasset 将从 Solana 转向 Chiliz Chain 2.0。Blockasset 同时获得了 Chiliz 的股权投资。

当前有超过 40 名运动员通过 Blockasset 提供 NFT,包括已退役的英格兰足球运动员 Wayne Rooney、NHL 运动员 Alex Ovechkin、新西兰橄榄球运动员 Jonah Lomu 和 UFC 运动员 Jorge Masvidal。[2023/3/7 12:47:30]

鉴于以上,从更长期的角度来看各个币种,我们来讨论以下几个角度:

1.投币就是投人

对刚遭受过很多负面暴击的佩佩子,表示很认同这句话,优秀的公司和人继续优秀的概率是远远大于渣渣逆袭成为传奇的概率。

不过需要考量的一个角度是,对币圈来说,除了很可能永不会再说一句话的聪哥,很多明面上的人物,可能也是打工人,对于资本市场或是营销来说讲述天才的故事会是一个亮点,他们可能并不能对项目的未来发展起决定作用。

TON区块链衍生项目Toncoin已转为PoS,日发行量将减少75%:6月28日消息,TON区块链衍生项目Toncoin发布公告称,矿工从PoWGiver智能合约中挖出了最后一个Toncoin,标志着初始代币分配的结束,之后新代币仅可通过质押TON赚取,每天进入流通的新代币将减少20万至25万枚,比之前减少75%。TON基金会表示,TON是一个权益证明(PoS)区块链,目前任何人都可以成为验证者。据悉,TON最初由Telegram于2018年推出,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其ICO涉及未注册证券发行。Telegram最终于2020年6月以1850万美元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和解,并停止参与TON的运营。Toncoin是由Telegram社群中的自发成立的TON基金会来进行开发以及维护,并独立于Telegram。[2022/6/28 1:36:09]

当然这也不是一个负面的角度,对证券的定义其中有一条是每个投入者的收益会依赖于确定的第三方的努力,过于树立“精神领袖”,对加密货币未必是一件长期的好事,只是说对于“投人”,很多时候背后细节,我们恐怕不是通过努力能发掘到的。

2.投币就是投社区+网络效应

社区足够热闹,知道它的人越多,也会越利于市值的增长,所谓网络效应的经济学定义——对某用户的价值取决于其他用户的数量。

这点今天看到闪电更新的一篇也有类似的视角:

社交属性导致龙头股龙头币上涨

其中提到,并不是什么技术创新、使用价值决定了价格,而是社交属性决定了价格,大家都在谈论,捕获的潜在投资者就多,就会更利于币价,这中间也存在一个正循环,而这继续走下去,同时会形成一种护城河,像对圈外打工人来说,很多可能只听说过比特币,连以太坊都不太清晰,更别说其他。

不过对于这个角度,我稍微会有点不同想法,它可能是一种影响因素,但趋势是靠散户,靠社群就能决定的吗?

3.投资人一定程度决定了一种币的长期

最后想说的一个角度是,比特以太目前我们眼见的成功,其实有一部分于投资者的努力分不开,特别是早期投资者。

像现在的灰度,创始人最早就是投入了比特,赚到了一笔,从此专注在加密社区并为比特的这种大资金进场的基础设施不断做出努力,很多人光看现在灰度有多火,它上面的标的都会被额外炒作,但要知道灰度基金14年那会就有了,这中间也是5-6年的默默付出,直到2020年下半年数据上才有起色。

另一个是Winklevoss兄弟,也是最早靠比特币赚到一桶金:

并长期留在建设生态上,他们那个gemini交易所据说最近也在考虑上市。

还有三箭资本创始人,也是早期比特和以太的投资人:

他家如今管理着大量的加密资产,即是GBTC和WBTC的大户,又是玩转defi的巨鲸。

这些是双向成就的故事,比特币让他们获得了事业和名利,他们也在持续构建来扩大这个市场。

其实以太上也是如此,之前我看eth2.0首先冲进去的很多都是持币三年以上的,那些年以太从几十刀到近万刀再回到几百刀,也都并没有动摇这些早期大户。

如果说什么是“护城河”,我觉得有一个方面可能来自这些坚定的投资者,他们的所作所为会是该网络里的护城河和价值所在,所以对于加密投资的长期,我觉得一个值得观察的角度就是它们是否拥有一些优秀且长期的投资者,或许我们现在看到了系统的诸多不足,但他们的努力会使得一切变得不一样。

目前来看,除了比特以太之外,好像都还有点难说,这几年不乏有明星机构投资的项目,包括比特现在又有了新的大粉丝,但感觉跟这种早期“共过患难”的投资者忠实度还是不在一个层次。

不过也不用太悲观,这个市场相当多的标的都还没过5岁生日呢,我相信在这个角度未来是能看到更多的选择。

当然反过来说,对于现在市场那种全是投机混在里面的项目,可能能有点短期收益,但长期来看,胜率并不是太好还费精力,可以选择性屏蔽。

结语

笔者眼界有限,上述暂时作为一种抛砖引玉的探讨吧,很多东西也只有时间长了才能判别,以后也会再更新新的看法,我是觉得走到现在,我们是可以多考虑一些长期的东西,祝周末愉快~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46ms0-0:99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