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量观网络
数字基础设施是准公共品,具有非排他性、非竞争性和正外部性,同时又具有高度的技术性和创新性,必须依靠大众创新,竞争择优。
区块链应用宜先从数据存证、共享入手,这是务实的策略。考虑到技术前沿在公有链,应该支持公有链的研究。基于现实环境,联盟链或许是应用落地的较优选择。要加强国产密码算法的应用和创新发展,以保障我国区块链安全可控。
姚前:基于Libra发行“数字美元”可能性非常大:7月12日,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与腾讯研究院联合打造的“明德为公,智达行果-2020公益数字经济直播讲堂”,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科技监管局局长,信息中心主任姚前进行开讲。在讲课中,姚前认为,在Libra上发数字美元要比以太坊可能性更大。美国有媒体认为,数字美元是基于以太坊发行,我个人认为可能性不太大。以太坊是一条公链,你看Facebook做了多大合规改进,而以太坊远没有这些合规性改进,以太坊是币圈人的一个期待。和以太坊相比,在Libra上发行数字美元可能性更大,但我不能肯定他们到底怎么做。
如果在Libra上发行数字美元,会非常简单,Libra已经将基础设施架好,无非你只需授权一下,数字美元、数字英镑就出来了。Libra2.0进展非常快,因为代码开源,这个生态体系上应用会蓬勃发展,它不像各国央行做的数字货币试验,藏头露尾,想对接不知如何对接,想开发应用不知如何开发应用,等出来后大家全茫茫然。全球那么多有智慧的人在共建Libra生态,这个非常厉害。很可能Libra体系成为各国央行发行和流通央行数字货币的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平台,是挺让人惊讶的。
Libra从自己要做无国界货币开始,走到为各个国家发行央行数字货币提供服务,这个转型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转型,从这个角度说,Libra和数字美元是可以结合的,按照Libra白皮书规划,其生产就绪状态并不遥远。在这种状态下,原来将Libra当作假想敌的货币当局,有可能将Libra当作合作伙伴。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在这种情况性下,公私合营可能性在加大。(碳链价值)[2020/7/12]
当前最重要的是应该提倡区块链的高质量发展,为此,需要加强链上和链下的数据治理,建立有效的区块链治理体系。
姚前:央行可利用区块链整合分布式运营,更好实现对CBDC的中心化管控:今日,国务院参事室研究员、前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发文《姚前:区块链与央行数字货币》指出:目前大多数国家的央行数字货币实验都是基于区块链技术展开的。但时至今日,CBDC是否采用区块链技术依然存有争议,一种典型的观点是区块链的去中心化与中央银行的集中管理存在冲突,因此不建议CBDC采用该技术。笔者认为,虽然区块链的技术特点是不依赖中心机构,但不代表其不能纳入到现有中心机构的体系内,只要通过合理的设计,中央银行恰恰可以利用区块链将分布式运营有效整合起来,更好地实现对CBDC的中心化管控,两者并不存在必然冲突。(第一财经)[2020/4/2]
——姚前在某座谈采访时的讲话
声音 | 姚前:央行数字货币可优化支付体系 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据金融界消息,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总经理姚前发文《央行数字货币:对货币体系的优化及其发行设计》,文章首先讨论了现有货币体系的弊端,指出央行数字货币对优化现有法定货币的支付功能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一方面,这体现在央行数字货币能减少对私人部门提供的支付服务的依赖,可以减轻央行的监管负担和压力,也可以加强现有法定货币的权威性。另一方面,发行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解决现代货币政策面临的困境,具体包括政策传导的低效性、逆周期调控的困难性、货币从实体经济流向虚拟经济以及政策预期管理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作者探讨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机制,指出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应当具有经济状态依存性(economic state contingency),并说明了这一特性是央行数字货币解决现代货币政策困境的关键所在。[2019/3/13]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