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罗滔
编者注:原标题为《区块链政策利好:22省将区块链写入2020政府工作报告》
自2008年中本聪发表《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以来,比特币所采用的区块链底层技术已经发展十多年。2016年,中国国务院发布《“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首次将区块链纳入新技术范畴并作前沿布局,标志着中国开始推动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此后,中央和地方纷纷出台了相关监管或扶持政策,为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2020年,区块链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各地方政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被视为加快传统实体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助力。据悉,全国已有22个省将区块链写入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不仅涵盖北上广,重庆、甘肃等中西部省份也已将区块链视为经济弯道超车的新赛道。
声音 | 邬贺铨:区块链技术则为完善金融科技的生态创造了条件:在日前召开的“第三届翼支付合作伙伴生态大会”上,来自金融、科技、零售以及学术等各界人士共同把脉5G时代下金融科技行业趋势,共商未来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邬贺铨围绕5G赋能金融科技创新和区块链营造金融科技生态两个方面进行了解析。他强调,5G的商用进一步加快了金融科技的发展,区块链技术则为完善金融科技的生态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金融的新业态在技术和监管方面也将面临严峻挑战,金融科技的创新将一直持续下去。邬贺铨表示,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带来新的金融业态,一方面是金融工具的数字化;另一方面是金融参与方式的数字化。“金融参与方式包括交易场所、柜台和场外市场;数字化资产是可以流通可以交易的数字化的合同、订单、应收款、知识产权等。”(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2019/12/16]
从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内容来看,大多数地方政府将区块链视作当地产业优化升级的技术助力、数字经济产业的新增长点,并对当地区块链发展提出了更为具体细化的目标。重庆、山东、海南、陕西4省市提出区块链相关产业园区建设,北京、江西、山东、广东、海南、福建、甘肃7省市还提及了当地区块链应用场景方向,其中,电子政务成为共同的诉求。
声音 | 中兴通讯秦延涛:区块链等技术演进,带给各个行业更多想象力:金色财经报道,中兴通讯私有云产品副总经理秦延涛演讲表示,现在技术发展非常快,除了5G之外还有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所有的东西都在往前演进,带给各个行业的想象力比原来要多得多。[2019/11/27]
“东强西弱”的格局或将改变
总体来看,国内区块链产业主要集聚在北上广深等具有资源、设施及政策优势的一线城市。但“东强西弱”的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在目前国内区块链赛道上,不只有东部经济发达省市,还有更多的中西部后起之秀在奋起直追,区块链正在获得越来越多地方政府的重视。
声音 | 腾讯区块链技术总经理李茂才:区块链+产业方向需要复合型人才:第二十一届高交会闭幕,腾讯区块链技术总经理、腾讯技术专家李茂材参加专场讨论,与嘉宾互动,并回答了现场记者提问。李茂材表示,在产业+区块链的方向也需要复合型人才。区块链如何应用于产业是一个非常难的点,就像当初互联网技术、信息化技术与产业的结合也是经历了一个过程。这几年国内不少团队做创新尝试,拿着锤子找钉子,就是我们对技术和产业不能贯通导致。当前我们需要典型的复合型人才,既懂产业,又懂技术,才能够真正把技术的核心优点与产业真正的痛点做好连接,做好真正的定制性设计,才能发挥出技术的威力,区块链应用才能取得真正的突破。[2019/11/23]
山东省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山东省制造业基础雄厚,涵盖全部41个工业大类、197个中类,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8万家,产业赋能潜力巨大。随着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广泛应用,产业智慧化、智慧产业化必将迸发出澎湃动力。报告还强调,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加快布局“新基建”,年内新开通5G基站4万个,建设省级区块链产业园区,在金融科技、电子政务、社会治理等领域加速场景应用。
声音 | 本体创始人李俊:区块链要在不同行业创造新的生态所以落地难:本体创始人李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区块链和大数据和AI等技术的发展路径不同,一个是增强了生产力,一个是要创造更好的生产关系,所以区块链的落地和推进很难通过对某个企业的合作和集成来进行。必须要在不同行业创造新的生态,这也造成区块链的落地,将会是一件非常有挑战的事情。而且区块链的公司目前又是中小型的创业公司为主,更增加了难度。[2018/12/31]
重庆市政府工作报告中四次提及区块链: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上,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方案,出台了生物医药、区块链、工业互联网等专项政策;在壮大“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上,提档升级区块链产业创新基地,促进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在建设“云联数算用”要素集群中,建设以AI计算、区块链等为支撑的赋能平台。
甘肃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在十大生态产业发展突破中,全省区块链基础平台“数字甘肃、如意之链”已经上线;在加快建设“数字甘肃”中,推动区块链产业布局和产业变革,加快拓展区块链在有色金属、文化旅游、通道物流、知识产权等领域的应用场景。
可见,区块链在中国的发展已不再局限于经济发达省份,而是出现多点开花,多个产业聚集区域并存的新格局。随着各省市对区块链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省市区块链产业竞赛将更加激烈。
中西部地区依然面临更多挑战
近几年来,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超过30个省市地区发布了政策指导文件,开展区块链产业链布局,全国已成立区块链产业园共计22家,其中20家都是政府主导或参与推进。目前,我国区块链产业已经初步形成了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及湘黔渝四大区块链产业区聚集区。
从各聚集区企业占比和估值占比看,环渤海区块链聚集产业区以北京和青岛为主体,辐射天津、河北、山东等地区;长江三角洲聚集区以上海、杭州为主体,南京、苏州及周边城市;珠江三角洲以深圳、广州为主体,辐射佛山、海南等城市;湘黔渝聚集区以贵阳、重庆和长沙为主体,辐射中西部地区。
与这三个聚集区相比,中西部地区依然面临更多挑战。主要表现为,在产业基础方面与深圳、杭州等东部城市仍有较大差距;在资本支持上,西部城市的劣势尤为明显。如果中西部地区希望实现区块链产业可持续发展,全方位缩小与东部的发展差距,还需要设法吸引更多资本,支持地区产业发展。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