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实习记者?代小佩
来源:科技日报
“区块链不是一项新技术,它采用了密码学的很多技术,如哈希算法、公钥密码等。”
13日,2019未来科学大奖周在清华大学开幕,一场聚焦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学术报告会同期举行。本年度未来科学大奖—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密码协会会士王小云提及密码学与区块链的渊源。
“区块链以密码学方式保证其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安全对抗技术研究所所长闫怀志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区块链融合了密码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网络科学等多门学科技术。“以安全视之,区块链自身实现采用了诸多安全技术。”
报告:区块链行业专利申请数量减缓 金融应用落地项目居首位:近日,赛迪区块链生态联盟发布的《2020年中国区块链发展现状与展望(上半年)》报告指出,从技术发展现状来看,2020年上半年区块链专利申请数量继续减缓,企业将更多从理论研究转向实际应用,放缓了专利申请投入。从行业融合应用现状来看,金融应用落地项目46个,居首位。政务应用落地项目42个,区块链司法应用18个,医疗健康应用落地为6个,产品溯源平台10个;交通出行应用5项;社区服务领域4个项目落地实施。[2020/10/25]
那么,自带安全基因的区块链会涉及哪些网络安全问题呢?
动态 | Rafarma计划利用区块链软件协助泰国政府管理大麻行业:据Globe Newswire 7月8日消息,Rafarma Pharmaceuticals, Inc. (OTC: RAFA)宣布开始与泰国政府谈判,以使用由Aetsoft开发的公司专有区块链软件来管理泰国新大麻行业的监管控制。[2019/7/9]
匿名性特征是一把双刃剑
专家表示,在区块链技术即将获得广泛应用的时代,网络空间的安全问题会出现新的特点。闫怀志解释道:
“区块链一个重要特点是去中心化,其广泛应用必将会对需要实行中心化监管的领域产生不利影响。区块链技术的匿名性特征也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能有效保护隐私,另一方面又为网络空间恶意行为甚至网络犯罪提供面具和保护伞,比如,很多黑市通过区块链技术来逃避打击。”
金色快评:韩国科技部的区块链产业促进战略自相矛盾:近日,韩国科技部(MSIT)宣布一项区块链技术发展战略,希望在2022年前筹集2300亿韩元(约合13.48亿元人民币),培养1万名区块链人才并扶持100家公司。同时还将扩大并商业化6个区块链试点项目,其中包括商业化房地产、网上投票、航运物流、畜牧记录管理清关与国际电子文件分发等。
显然这一举动将会对韩国区块链产业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从计划年限与筹集资金规模看,其扶持力度甚至远没有中国地方政府来的大,光是今年4月杭州区块链产业园的创新基金规模就已达到100亿元人民币。因此,金色财经认为此次韩国科技部的促进战略并不会给韩国区块链产业带来十分明显的效果。
针对此事金色财经还采访了一些韩国区块链企业,其中ZENIEX创始人崔敬俊认为:交易所实现了区块链中最重要(hub)的作用,但是针对交易所的政策基调并没有改变。在这样的情况下说鼓励区块链产业的发展,我觉得是矛盾的。区块链精神的本质就是通过提供激励来参与生态建设。而到目前为止,针对起连接纽带作用的交易所都是直接或者间接的压迫。我觉得如果不改变这种这种基调,先表现出良好的态度,实效性就大打折扣了。[2018/6/22]
“再者,区块链技术本身要求各个节点共享区块信息,虽然这种方式增强了信息的不可篡改性,但区块中的交易信息易被各方所知晓。另外,很多公众甚至是技术专家对于区块链技术过于迷信,认为其可以包打网络安全的天下,这种误解可能会间接导致信息系统整体安全防御体系的不当构建,引入了新的风险。”闫怀志说。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将在2月12日举办区块链临床试验论坛: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及其内部标准制定机构IEEE标准协会将于2月12日举办区块链临床试验论坛,该论坛在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科学中心举行,届时将汇集杰出的医疗行业利益相关者。据介绍,与会者将包括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代表、世界最大的制药公司的创新领袖和领先的区块链开发商。[2018/2/1]
此外,区块链还面临众多外部安全威胁——主要是针对算法、协议、实现、应用以及系统等层面的破坏、更改和泄露,具体体现在区块链数据的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匿名性、隐私保护以及其他方面。
虽然区块链自身具有较完善的安全体系,但也存在着不少机制上的缺陷。闫怀志表示:“区块链的安全性高度依赖于共识机制,但当前的主流公有链平台的共识机制多是基于算力而实现的。区块链用户账号的安全风险主要来自去中心化机制带来的弊端。”
因此,区块链系统需要多种安全技术来保障。“在安全性方面,如果攻击者能够控制全部数据节点的51%,就可以对网络数据进行修改,即所谓的‘51%攻击’。”闫怀志坦陈,“不过,若想控制全部数据节点的51%以上,是较难做到的。”
区块链可用于网络安全保障
随着区块链大规模应用,该如何做好信息保密工作?
区块链系统本身具有安全体系,可以用于网络安全领域。“区块链自身安全体系是指为了实现区块链基础架构和功能而采用的安全技术。在该技术体系中,采用的是加密、数字签名、时间戳等安全技术,实现数据区块保密、节点认证、存储安全、传播验证、安全容错、身份鉴别、授权访问、安全审计以及隐私保护等功能。”闫怀志告诉记者。
天津大学智能与计算学部副教授应翔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区块链技术还不够成熟,在面对新的复杂的应用场景时更易出现安全风险。“由于区块链技术不可逆的特点,出现网络漏洞后的风险比常规互联网应用的风险更大。
“针对技术方面的风险,他建议做好安全审计和测试工作。“在代码正式发行前,先试着运行一段时间,把技术漏洞扼杀在摇篮。”
在赛迪智库信软所软件研究室主任蒲松涛看来,区块链技术所涉及到的信息安全风险主要集中在应用层面。为此,他建议加强管理。
“一是做好信息系统的管理;二是做好用户管理,提升用户技能;三是做好上链信息和数据的管理,区分哪些数据能上链哪些不能。”
闫怀志称,区块链在网络空间安全保障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尤其是在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保护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
“这是因为区块链具有高度安全性及时间维度,区块链数据具有很强的数据抗篡改能力,可有效保护数据的完整性,且开销不高、便于实施。”
“随着应用场景增多,区块链技术涉及的具体安全问题会暴露出来,区块链行业将针对具体问题采取具体措施,使区块链技术的解决方案更成熟。”应翔说。
“当然,除了技术手段,还应加强配套的法律法规、标准、监督和管理体系构建,多管齐下构建完整的区块链应用安全生态环境。”闫怀志说。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