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刊文:区块链技术助力浙江破解融资难_区块链:数字货币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杭州11月25日电每年的11月到第二年春节,是橘子采摘上市的季节,也是罐头食品企业大量采购和生产的关键时期。罐头生产“季产年销”一次性资金投入大,经营着浙江一家罐头企业的徐月萍年年犯愁,但今年,她的脸上舒展了笑容。

每年的采摘旺季,徐月萍的企业都要一次性投入两三亿元,销售回款“细水长流”,资金借贷压力总是很大。企业上游合作社的橘农们普遍有融资需求,但往往没有抵押和担保,也很难获得银行融资。

新华社:数字货币不等于区块链:10月20日,新华社发文《数字人民币红包试点收官,体验如何、结果怎样?》。文章指出,数字人民币露出真面目,三大猜想被证明是“误读”:

1.数字货币不等于区块链。法定数字货币不是数字加密资产,也不拘泥于某种技术,不是只有采取区块链技术才是数字货币。数字人民币在某些环节的确采取了区块链技术,但基于区块链的某些技术特征,不适宜在零售环节应用。

2.数字人民币对商户并非强制使用。按照现行规定,商户不可拒收现金。尽管数字人民币定位于替代部分现金,但支持数字人民币消费必须进行相关支付系统改造,所以对接受的商户有条件要求。

3.数字货币不是要替代第三方移动支付。数字人民币在流通过程中,需要支付链条上各方共同推进。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曾明确表示,数字人民币是“人民币的数字化”。作为纯公共产品,数字人民币将成为电子化支付的重要补充,而不寻求替代哪一类支付方式。[2020/10/20]

“今年我们用上了浙商银行应收款链平台,用‘信用’盘活应收账款,农户们融资也不再难。目前已经有10户橘农合作社加入平台,获得了2000多万元的融资。”徐月萍说。

动态 | 新华社:在“上码”“上云”“上链”等多重技术托举下,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12月9日,新华社发表题为《金融“活水”唱出欢快的歌——金融创新稳步推进强健实体经济血脉》文章,记者了解到,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和区块链技术加速迭代,在“上码”“上云”“上链”等多重技术托举下,金融“活水”奔流,众多双创企业走上发展快车道,新经济新业态不断涌现。

过去,不少小微企业即便有应收账款等资产,仍会出现现金流周转困难。如今,银行凭借区块链记账和不可篡改技术,可对销售回款进行管理与大数据风控,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融资、结算、资金管理等一揽子综合金融服务。

浙商银行探索的“区块链+医药行业”应用,与瑞康医药内部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并搭建平台将上游药厂、下游医院和药店、医药仓储物流企业以及各金融机构、信息服务商等统一纳入。(新华社)[2019/12/9]

“应收款链平台主要是通过运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公开透明、智能合约和不可篡改的特性,来解决应收账款登记、确权等难题,把应收账款改造成为区块链债权流转工具,从而助力融资畅通。”浙商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该平台已累计为2113户企业盘活应收账款1647亿元。

新华社主办媒体:政府可将区块链应用到公共领域:政府还可通过一定的政策扶持与鼓励,促进企业级区块链研究与应用。对经营效益不显著但对社会有益的区块链应用,可以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先行探索。例如可应用到爱心捐赠、网络借贷等领域,解决透明度和信任度问题,减少行业风险。[2018/3/4]

近年来,浙江省多家金融机构推动金融科技应用,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银行风控难等焦点问题,帮助企业降杠杆、降成本、增效益,取得一定效果。

如浙江农信体系的81家信用社借助数字化技术,深耕服务三农金融之田,研发推出纯线上贷款“浙里贷”,将金融普惠触达面进一步向下延伸;专注于服务小微企业的泰隆银行开发了“PAD金融移动服务平台”,推行“移动办贷+信贷工厂”等作业模式,办理新增贷款只需要30分钟,续贷仅3分钟,替代率已达73%;蚂蚁金服旗下的浙江网商银行运用区块链等技术,让小微企业的融资时间成本从3个月变成1秒——3分钟申请、1秒钟放贷、零人工介入。

“据统计,过去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大约仅能为15%的供应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采用区块链技术以后,85%的供应商们都能享受融资便利。”蚂蚁金服副总裁、技术实验室负责人蒋国飞介绍说。

业内人士表示,金融科技创新与应用为金融行业带来全价值链优化,给普惠金融功能实现形式、市场组织模式、服务供给方式等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根据浙江省提出的数字经济发展目标,到2022年,要在杭州建成全国领先的金融科技中心,培育并形成以应用驱动的金融科技产业链,形成以产业驱动的金融科技研究平台,推动浙江全省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和公平性不断增强。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水星链

[0:0ms0-0:97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