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还以为数字货币是“网络虚拟世界闹着玩”的时候,8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副司长穆长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可以说是呼之欲出”,这让许多人惊讶不已。可人们不知道,央行对数字货币已经悄悄研究了5年,近年来系统开发更是996式夜以继日加班加点进行中。
早在2017年,央行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2018年7月,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在国际电信联盟召开的法定数字货币焦点组第二次会议上,通报了中国央行关于法定数字货币的两层结构模型设计及详细功能。
证券时报评论:美联储酝酿退出量化宽松 警惕下半年汇率波动加大: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以及由此带来的美元指数阶段性走强、全球资本回流美国等都会成为引发人民币汇率贬值的因素。尤其是在美联储尚未公布缩减购债规模细节之前,市场对于美联储收紧货币政策的具体落地时点预期不一,外汇市场的双向波动会被进一步放大,此时更需树立“风险中性”理念,做好必要的套保避险,以适应汇率双向波动的常态。(证券时报)[2021/6/18 23:46:20]
原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18年两会上也透露,对数字货币的监管是动态的,说不上未来一定有某种确定的监管政策。总体上应取决于技术的承受程度和局部的测试结果。比特币和分叉币出现太快,不够慎重,迅速蔓延会造成负面影响,不慎重的产品可以停一停,有前途的产品经过测试认证再推广。
证券时报:数字人民币不会取代第三方支付:5月27日,证券时报刊文“数字人民币不会取代第三方支付”。文章表示,推出数字货币,代表的只是基础货币形式的变化,即从有形法定现币进入无形数字货币,从有现金社会进入无现金社会,但原有货币管理系统不会发生太大变动,同时货币的支付渠道和场景也不会出现变异,由此决定了第三方支付与商业银行之间还是合作关系,DCEP作为支付手段依旧是多元化且相互兼容,其流通载体也同样不会全面脱离第三方支付渠道。作出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减少货币数字化升级中的切换成本,同时也维系了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法定地位,而更重要的是,第三方支付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一支劲旅,超过230家的支付机构不仅是各种消费场景创造的核心动力,还是中小微企业与居民投资理财的重要服务商,如果让DCEP作为支付工具实现对第三方支付的完全替代,等于就是传统支付体制的回归,这是监管者无论如何不愿看到的结果。[2021/5/27 22:48:09]
其中提及“有前途的产品经过测试认证再推广”有想象的空间,预示着合规的数字货币尚有生存的余地。
证券时报:区块链成新术 大妈们且慢入场:今日,证券时报记者发文指出,今年以来,出现了大量打着“虚拟货币”、“区块链”等名义开展的局。子们抓住了普通投资者不懂虚拟货币、区块链,却又希望赶上虚拟货币投资热潮的心理,其局设置复杂,投资者容易上当。其中,中国大妈是最常见的受害者。陕西省政协委员张阳秋提醒,各种虚拟货币平台普遍宣传“区块链”、“去中心化”等技术,有的还以国际组织、跨国金融集团命名,极具迷惑性。中老年朋友一定要慎重投资,最好不要涉足不熟悉的投资领域。[2018/5/12]
有道是,存在就有一定的合理性。数字货币作为虚拟货币问世,不能不说是一种金融创新,只是这种创新被投机者绑架,一度走到邪路上。
证券时报头版评论:无序的ICO市场应该等一等监管步伐:绝大多数情况下,创业公司在只有一个模糊的白皮书和一个看似靠谱的网站以及请一些币圈知名人物站台,便开始了ICO之旅。相信随着各监管机构对数字货币和ICO更深入理解,不久的将来将会出台更明确的监管要求,对一些目前尚不确定的领域进行规范,如筹集资金总额是否有上限?ICO结束之后是否需要持续的监督机制?数字货币价格应用怎样的估值模型确定?等等。一句话,ICO的发展应该缓一缓,等一等监管步伐跟上来。[2017/9/4]
无心插柳柳成荫。比特币、以太币等数字货币原先是电脑极客们高智商的数字游戏,没想到却蜕变为比黄金还金贵的货币,借助互联网的威力,风靡全球,其身价扶摇直上。数字货币招人喜爱,野蛮生长,是因为其具备货币的基本特征,可以流通,又能保存,而且早期又不受监管,有避税功能,数量稀缺,奇货可居,加上人为炒作,身价也就跟风涨。
如今数字货币要在中国落地生根,不能不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决策。在电子支付已经十分发达的背景下,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意义何在?穆长春表示,对老百姓而言,基本的支付功能在电子支付和央行数字货币之间的界限相对模糊,但央行未来投放的数字货币在一些功能实现上与电子支付有很大的区别。
但这并不是说,老百姓不需要对数字货币像电子支付那么重视,倒是要进行区别性对待。
首先,要摒弃偏见,不要把数字货币妖魔化。由于数字货币被扭曲了的区块链理论绑架,一度走下坡路,人们将其视为瘟神,唯恐避之不及。但事实证明,数字货币是一种金融创新,其防风险的保密性尤其值得肯定。既然央行已经认可,并呼之欲出,我们要正视这样的现实,持欢迎态度。毕竟数字货币是一种新生事物,从理解到认可再到完全接受,需要一个过程。
其次,要杜绝炒作心理。以前人们对数字货币颇有诟病,是因为数字货币被炒作后沦为黑天鹅。身披神秘的令人眩晕的区块链技术包装,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是建立在区块链技术基础上的电子货币。而区块链理论像绕口令一样艰涩难懂,它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其核心原理是“去中心化”。这些说法,需要有极高的口才才能讲清楚。比特币和其他数字货币此前近10年间的暴涨其实得益于市场营销,即投机性概念炒作,将其隐隐约约那么一点流通价值淹没于甚嚣尘上的炒作中,就像当年原本具有观赏价值的郁金香被疯狂的投机者恶意炒作而沦为“黑天鹅”一样,虚拟世界的数字货币正像现实世界中的郁金香一样,于身价暴涨中埋下颠覆的隐患。历史的教训应当记取,当数字货币正式应用后,我们切不可囤积居奇,对其恶意炒作。
再次,要努力适应数字货币时代。从提升可得性、增强公众使用意愿的角度出发,央行发行数字货币是采取双层的运营架构,即人民银行先把数字货币兑换给银行或者是其他运营机构,再由这些机构兑换给公众。人民银行决定采取双层架构,也是为了充分发挥商业机构的资源、人才和技术优势,促进创新,竞争选优。有网民说,数字货币时代已到来,永远别与趋势作对。数字货币的应用是大势所趋,在此情势下,我们要努力适应数字货币的可信度,虽然是虚拟的,是商业机构兑换给我们的,但也是非常实在的,是真金白银。这个时候,大格局大趋势显得非常重要,尽量去做一些附和趋势性机会的事情,适应市场整体向上的机会,手持数字货币,同样有赚钱的机会,当然不是恶意炒作,而是进行投资。
本文转自「证券时报网」,作者:蔡恩泽。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